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74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57篇
社会学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花东H3卜辞中的“■”为丁,是日名,有的是生者,有的是死者,活着的丁是尚未即位的武丁,卜辞中的王是小乙,H3卜辞的占卜主体应在小乙时代。  相似文献   
72.
殷墟花东甲骨卜辞中大量用鬯祭祀,不仅反映了商代制酒业的发达,主人"子"是当时殷商王朝最高统治阶级内部一个只关心自己家族利益、图谋个人势力发展的危险人物.  相似文献   
73.
中国古代铺首衔环浅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苗霞 《殷都学刊》2006,(3):29-39
铺首衔环是中国古代一些器物上的附件,主要在青铜器上、陶器上、漆木器上、瓷器上、画像石上、墓门上、墓葬棺椁上以及建筑的门上。它从安阳殷墟第二期晚段出现后就一直使用,而其使用也最终变成主要使用于门上。  相似文献   
74.
由于旧有非王卜辞中田猎材料有限,故以往的田猎研究多据王卜辞,而新出的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属非王卜辞,其中刻有田猎卜辞者在43版,为我们研究殷商时期王室贵族的狩猎活动提供了难得的资料。在对花东田猎卜辞进行整理的基础上,将其与以往的王卜辞和非王卜辞相关情况进行比较,对其中涉及到的田猎日、田猎地、田猎用词、猎获物、狩猎参加者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使得我们对商朝贵族的狩猎活动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同时对探讨花东卜辞主人“予”的身份地位,也提供了一些有益的线索。  相似文献   
75.
魏慈德 《殷都学刊》2007,73(2):22-28
本文主要指出"十三月"一词的记载对于不载周祭的宾组卜辞在排谱时的重要性,包括排谱时可利用月数的差数来计算是否当放入一个十三月,以及对于那些可能插入十二月及一月间的十三月事件利用微细断代法来判断其是否可排入同一年内。  相似文献   
76.
《安阳甲骨学会论文专辑》第四集《殷墟甲骨拾遗·续》一文中的0 5 4号胛骨,其上的卜辞属于黄组征人方卜辞,虽然残缺,但根据其他相类的甲骨卜辞,可补齐其缺,使之完整。此版卜辞对了解商末征伐人方情况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77.
《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中所见虚词的搭配和对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是研究汉语最早的资料。以往研究甲骨文虚词的论著所收词条主要是单音虚词,“虚词的搭配和对举”有些被忽视。甲骨文“虚词的搭配和对举”是汉语虚词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这方面的整理和研究还很不够,有待我们去开掘。新出版的《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一书中所见“虚词的搭配和对举”依内容可分为七类:表示两件事情之间时间关系、表示时间远近关系、表示地点远近关系、表示动作行为涉及对象的起点和终点、表示决断疑惑和否定等,由此可以窥见甲骨文虚词世界丰富多彩的面貌。此前学者认为甲骨文这方面的材料很贫乏,这种认识是不公允的。  相似文献   
78.
甲骨文中的“紤”,为一种丝织品,在H3卜辞中,“紤”有数量、大小、延伸之占,用于宗庙中;由此为探讨“紤”字提供了条件;结合文献材料,考其字为宗庙中所称的“斧”、“黼”、“康(依)”一物三名的一种丝织物品;此字对考察商代宗庙设置,也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9.
殷墟甲骨中屡见"告"类刻辞,其内容大体可分为王告神祖、臣属告王、王告臣属三类,具有较鲜明的文体特征。通过从应用场合、施动身份、所告对象三个不同角度考察殷墟甲骨中存在的"告"类刻辞,可以发现后世之上行公文和下行公文在殷商时期即已萌芽并有所表现。  相似文献   
80.
刘源 《殷都学刊》2013,34(1):13-16
安阳民间新见一版出组田猎卜辞记录了犬官向商王报告“有虎”之事,此类内容在殷墟卜辞中尚属首次发现,是研究商代后期犬官及田猎制度的难得史料;该版卜辞中的“戍得”又见于无名组,对无名组的分类断代工作有一定启示作用.该卜骨(骨臼在左)虽仅存对边的骨条,仍有助于出组卜辞文例及卜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