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36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44篇
社会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合作民主制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西方民主制度基础的社会契约理论的前提和社会契约概念本身,存在着重大的理论缺陷,被作为典范的西方民主形式也有不当之处,并且社会契约理论无法与非西方的文化传统相融合,难以在非西方的社会中茁壮成长。针对这种局限,需要对民主理论加以拓展,建立一种更为本质的新民主理论,即以"先在合作"观念为核心的"合作民主制"。合作民主制理论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它包括六条基本原则,即:权力限制原则、无预设自主选择原则、个体平等原则、利益共享原则、拒绝暴力原则、服从理性原则。从合作民主制理论的逻辑来看,在绝对权力所主导的政治形态下,走向民主必须要经历一个道德的重建期,这可以为当前我国的政治现代化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2.
尹振球 《文史哲》2003,1(3):81-86
荷马为什么要把“阿喀琉斯的愤怒”作为《伊利亚特》的主题 ?阿喀琉斯与阿伽门农之间的冲突实际上是民主政治与专制王权之间两种政治的冲突。史诗所反映的迈锡尼时代 ,发达的工商业文明孕育了阿喀琉斯反抗阿伽门农专制王权的政治力量。而阿喀琉斯的反抗引发平民和贵族的觉醒 ,动摇了专制统治的基础 ,这就开启了希腊历史的一个伟大时代 :城邦民主制时代。正是因为对阿喀琉斯民主精神的歌唱 ,使荷马成为希腊民族的伟大导师 ,受到后世的称颂和感激。《伊利亚特》的主题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兴起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93.
长期以来,美学家们总是执着于从古希腊的文学艺术和文化土壤中去寻找古希腊社会产生理论形态美学思想的原因,这固然有必要,却很不够。要探讨其形成的真正原因,我们必须跳出文学、艺术、文化的小圈子,把学术视野放宽到古希腊的社会实践中去,因为古希腊理论形态美学思想之所以形成,首先在于古希腊社会实践的需要;而这些系统的美学理论在当时是针对宗教祭祀、政治宣教等社会重要的功利活动而发的,决不是后人所谓的单纯针对艺术问题而言的。本文对仅从文学艺术探寻原因的做法提出了质疑和辨析,认为古希腊之所以会产生理论形态的美学思想,与古希腊社会的民主制奴隶制、以商贸活动为核心的经济样式以及古希腊人的主体能动性有关,正是这些“合力”,共同促成了古希腊系统的理论形态的美学思想的降生。  相似文献   
94.
以代议制形式存在的现代民主制经历了从传统的代议民主制到行政集权民主制的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西方社会进入信息社会以来,代议民主制遭遇到严重的政治危机,网络民主被视为挽救代议制政治危机的一种补救办法.然而,网络民主制只是在某些方面改变了代议民主制的功能和运作方式,部分地取代了代议制民主的功能而不可能成为国家形态层面上的民主制.  相似文献   
95.
民主制度化具有丰富的内涵:民主制度化过程是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和参与活动不断增长的过程;是公民政治参与活动逐渐组织化的过程;是通过不断的制度创新使政治参与逐渐有序化、理性化的过程;是民主的各种规范逐步法律化的过程;也是民主的价值和规范逐渐被公民内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96.
影响近代英法美三国政体发展不同的一个关键因素是,社会结社在三国发展的分殊流变,以及由此带来的法律与权力关系样态的变化.近代英国宪政民主制的成功,得益于英国自中世纪以来一直存续和坚守了社会结社、多元权力共存结构和法律至上传统,即使代议制民主的出现也没有改变此格局;近代法国宪政民主制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源于中世纪晚期以来社会结社受毁,最终引发了单一权力中心的权力至上强化和法律至上传统的丧失;近代美国宪政民主制的成功,受益于继受和发展了其殖民母国--英国的社会结社、多元权力共存结构和法律至上传统.社会结社视阈下考察近代英法美三国宪政民主制的成败原因,具有事半功倍效果.  相似文献   
97.
孙中山移植西方代议民主制于中国的理论与实践,经历了从移植、改造到超越的三个阶梯式的发展历程,即:第一个阶梯——移植代议民主制,推翻封建君主制;第二个阶梯——改造代议民主制,采用直接民主制;第三个阶梯——超越代议民主制,倡行复合民主制。孙中山在移植西方代议民主制于中国的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价值取向:既主张以直接民主制弥补代议民主制的缺陷,又主张以直接民主制与间接民主制相结合的复合民主制来超越代议民主制;对于代议民主制的弊端,不仅采用扩大民主的直接民主制的措施,同时又采用加强集权的"万能政府"的手段予以纠正。这些为后发展国家的民主制度模式提供了宝贵的探索思路。  相似文献   
98.
夏代之时,商族在迁徙过程中,其整个社会形态、氏族组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母系向父系、由父系向部落联盟的军事民主制,最终向原始的国家雏形过渡、变迁。对于商族而言,其始祖契时已经进入了父系氏族阶段,王亥王恒时期已是典型的军事民主制时期,而大约在上甲时期商族已初具国家形态的雏形。商族国家的形成之路,颇有些与后世那种周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的模式相似,或者可以说有些像是征服者日耳曼模式。  相似文献   
99.
福山的"历史终结论"自发表以来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探讨,历来的批评要点主要针对自由民主制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以及福山对黑格尔承认理论和科耶夫的历史终结论的片面理解。而福山建立其理论所基于的人性概念则为人们所忽视。深入分析福山的人性概念,将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晰和透彻地认识福山的错误所在,同时也为反思当代发生的科技革命对人性的异化,以及由此对政治和公共伦理产生的重大影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0.
西方民主制度经历了从希腊城邦的直接民主制到作为理想政府形式的代议民主制的漫长过程,也就是西方民主制度变迁的过程。然而,其主权在民的价值原则一直得以留存,并且,西方民主与自由、共和、宪政等政治概念相互交织,成为现代西方政治不可缺少的一个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