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13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38篇
管理学   259篇
劳动科学   11篇
民族学   398篇
人才学   44篇
人口学   18篇
丛书文集   1185篇
理论方法论   221篇
综合类   3131篇
社会学   246篇
统计学   79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24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153篇
  2019年   147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114篇
  2016年   137篇
  2015年   187篇
  2014年   329篇
  2013年   312篇
  2012年   378篇
  2011年   386篇
  2010年   368篇
  2009年   385篇
  2008年   420篇
  2007年   272篇
  2006年   305篇
  2005年   213篇
  2004年   168篇
  2003年   172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蜚声中外的名导张艺谋有一件“幸运服”——民俗,这件“衣服”曾屡屡在国际电影的重要评奖活动中亮相。可是最近的一次却例外了,张导没能如期穿上不说,反倒引发影迷对他的近作《十面埋伏》的声讨,老谋子是否“成也民俗,‘败’也民俗”了呢?  相似文献   
102.
中国多民族"混居"自治区域权利样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多民族“混居”自治区域的各个民族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历史文化也存在差异,对权利的理解和要求必然有所不同。过去我国对多民族“混居”自治区域往往重点关注政治权利的发展,对经济等权利的发展重视不够;同时多强调民族权利的共性,对各民族之间的权利差异有意无意给予回避,导致人们的权利意识发育不良。随着社会的发展,多民族“混居”自治区域的权利意识必定增长,由此也会带来权利资源的严重短缺,并引发各民族之间的权利冲突。多民族“混居”自治区域具有特殊性,其权利也应有其特殊的内容,它关系到民族的发展和国家的繁荣昌盛。  相似文献   
103.
民俗学研究中的政治特性是客观存在,但一直以来没有引起学界的重视.先从史的角度探讨了民俗学源起时的政治胎记,民俗学发展中的政治斑痕;又从民俗学的研究对象中梳理出民俗学政治色彩的内在规定性和外在约束,进而对当代中国民俗学的政治定位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04.
我国西南地区的纳西族直到今天还在使用着一种原始的象形文字,这种文字被称为纳西象形文字,也叫东巴文字。纳西象形文字在纳西语中叫“森究鲁究”,意为“木石之标记”,即见木画木,见石画石,是以图像的方法写成的文字[1]。研究纳西象形文字对于研究纳西族的社会历史、宗教民俗、天文历法、哲学思想、民族关系等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其独特的造字特点也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性,如果从艺术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分析,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一、纳西象形文字中线形的运用从人类早期的原始绘画到象形文字的创造再到今天的拼音文字,都离不开线形这…  相似文献   
105.
106.
107.
藏传佛教宁玛派中被称做"密咒师"的特殊群体,既从事正规的宗教活动,又娶妻生子参加日常的生产劳动,兼具宗教职业者和普通俗人双重身份.这些密咒师的活动与苯教、巫术和藏族民俗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他们是藏族宗教、文化和民间信仰、习俗最具典型的代表之一.  相似文献   
108.
在台湾与民俗有关的博物馆有三类,一类是完全以民俗为收藏内容展示的民俗博物馆;一类是以某个专题(如艺术、宗教)为内容展示的专业博物馆,这个展馆也涉及民俗内容;另一类是各县、市、区文化中心的博物馆,内容广泛,具有地域、民族特色,内容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乡土气息十分浓厚。现按类别将台湾民俗博物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9.
110.
群众路线的认识论是交互认识论,强调了“干-群”双主体之间的对等性、互动性和主体性原则,因而彰显了群众的主体性地位,摒弃了主客体对立的认识论思路,是历史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与本体论、辩证法上相一致的表达。通过交互认识,领导与群众形成共同知识与共同信念,在一个不断信息更新、信念修正、信息域和知识域增大的动态过程中,实现领导与群众的利益与责任的一致、手段与目标的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