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8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39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313篇
人才学   15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433篇
理论方法论   82篇
综合类   1158篇
社会学   119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166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182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01.
西方现代科学医学观树立后,对于非西方的医学都定义为民俗医疗或传统医疗,在西方与非西方体系下,存在着多元医疗体系.本文试从医学人类学的角度,以木里藏族自治县的三元医疗体系为例.探讨民俗医疗体系在藏族医疗中的作用,以及这种传统对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902.
山东省高密市通过做好“引、优、扶、管、治”五字文章,在全社会营造了关爱女孩的良好氛围,促进了人口计生工作的和谐发展。做好“引”字文章,营造关爱女孩的社会舆论氛围。利用新闻媒体、各种民俗节日、纪念日,宣传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做好“优”字文章,为女孩及女孩家庭提供优质服务。新建、改建、扩建计生服务站,  相似文献   
903.
本文从泥塑的起源到发展,介绍了泥塑的造型艺术风格和将来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探索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04.
乡村休闲产业是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近年来,宁德市蕉城区上金贝村积极发展乡村休闲产业,在新农村建设中取得引入注目的成绩.同时,该村在休闲产业发展中也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科学规划、产业结构、经营管理、基础设施、营销模式、融资渠道、环境保护、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05.
从7月31日起,位于南京市南捕厅历史文化街区的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即甘熙宅第、甘家大院),将重现甘氏家族“京昆戏曲音乐世家”的传统,每周六晚都由江苏省演艺集团京剧院上演一台京剧精品折子戏专场,这也标志着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与江苏省演艺集团京剧院开始强强联手,合作拓展南京京剧演出高端市场。  相似文献   
906.
藏地祝酒诵词表达了藏民族群体的伦理观念、生活观念、生命观念和民族观念,蕴含了极力表现藏民族生命记忆的价值观念.藏族祝酒诵词广泛运用了藏地普遍流行的特有的民俗事象.这些祝酒诵词充分体现了藏民族的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907.
《金陵瞭望》2010,(2):51-52
在秀丽山水溧水间.遍布着各类古迹,也写满了各种历史的传奇。让李白写下“笔锋条尽中山兔”的中山毫;朝鲜文宗崔致远留下《仙女红袋》的传奇故事,发现的“校官碑”是江苏省现存的惟一一块保存完整的汉碑。对于那些缅怀历史,追寻传奇的游客来说,溧水有着看不完的足迹,听不完的故事。  相似文献   
908.
沈珞萍 《今日南国》2008,(16):80-80
著名的建筑专家郑孝燮说过:“北京有故宫,西安有兵马俑,祁县有民宅千处。”祁县的民居集宋、元、明、清之法式,汇江南河北之大成,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乔家大院,乔家大院是清代赫赫有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院,原名“在中堂”,于1965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在此筹建民俗博物馆,1986年11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共有6个大院,20个小院,313间房屋。第一院和第二院为乔家历史和乔家珍品两个专题陈列。  相似文献   
909.
本文列举唐诗中的几首重阳诗篇,说明登高、宴饮、赏菊、饮菊花酒等等重阳节的户外活动是伴随民俗活动而形成的一种公共卫生行为。揭示重阳节的特殊文化意义和心理暗示。  相似文献   
910.
祁建 《老年人》2010,(5):24-25
说起北京的风情民俗,常人春可谓无所不知。这位生活在北京旧鼓楼大街的满族老人,自小就出入北京的庙会集市,对北京人的婚丧嫁娶、衣食住行等非常了解。成年后,他潜心钻研北京史地民俗,先后出版了《老北京的风俗》等13本著作,赢得了北京市民的赞许,被誉为北京民俗的“门门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