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8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39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313篇
人才学   15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433篇
理论方法论   82篇
综合类   1158篇
社会学   119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166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182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921.
丽江古城的地域社会、居民构成、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社团等具有社会控制能力的社会群体,对历史上古城丰富的水系和良好的用水习俗都产生着息息相关的影响.但地域社会的现代改变也会带来水环境的相关问题,需要研究与重视.  相似文献   
922.
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分布地域广阔,由于各民族的社会生活条件、经济基础以及历史文化背景各不相同,造成了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千差万别.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风民俗进行有效的保护,一是要通过完善知识产权法来保护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二是要构建一个包括知识产权在内的少数民族风俗的法律保护体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以解除濒临灭绝的危机.  相似文献   
923.
在佛教中国化的进程中,汉唐是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到隋唐时期佛教本身已成为隋唐文明的内在组成部分。佛教在中国的融透过程中,从信仰样态上来看,经历了观音信仰、弥陀信仰的民俗化诸过程乃至向民众生活领域民俗化过程;从特征上来看,佛教民俗化表现了泛神性、兼融性、简约性等特点;从宗教的社会作用上来看,其功效是显著的,表现为由外向内、由低向高的社会功效方面。  相似文献   
924.
南太平洋岛国萨摩亚不仅处处风景如画,而且民风纯朴。在这里,人们脸上都带着善意的微笑,平时莫说凶杀、抢劫之类的暴力案件,就连"小偷"这样的词在当地人听来都会感到很陌生。他们远离现代物质文明,过着"刀耕火种"般原始状态的生活,却从不为食物发愁,一个个活得快乐无比。这里的女孩漂亮迷人,并以嫁给"中国郎"为荣!  相似文献   
925.
《红楼梦》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经典名著,其中的民俗描写贯穿全书、包罗万象。《红楼梦》的两个全译本对其中的民俗翻译不约而同地采用了直译方法,其目的除了要尽力保持原作的风貌,还要在完成语义交际的基础上,设置空白和未定性,召唤读者连接空缺、完成文本、理解和开掘文本的意义。从而一方面创造出超越读者“期待视野”的作品,另一方面使读者在建构文本的同时,提高审美能力、拓展期待视野。  相似文献   
926.
鲁迅写作中民俗兴趣的发生不是一个简单事件,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共同推动的结果.回到鲁迅真实的本体世界,通过历史语境的具体还原做认真的学术考察,下述三种原因遂自然走入人们的认知视域:个人生活经历的本原性经验支持;时代风气外在的有力推动;作家主体立足于总体写作目的之下的认知需求.兴趣升华而至一种鲜活的经验,并由此催生出写作实践中别异的景观和价值取向,这是鲁迅留赠给他之后的写作者的一笔值得重视的财富.  相似文献   
927.
民间文艺制度是相对于“官方”及其文人文艺制度而言的隐性、无形、潜在的民间约定俗成的文艺制度形式,它的构成主要有:在原始巫术、原始宗教、原始崇拜和礼仪仪式中保留、传承和发展下来的原始文艺制度形式;依附于民间风俗惯例和文化传统的习惯法、自然法而建构起来的文艺制度形式;民间文艺在传承、传播和发展中建构起自身保护和保障的文艺制度形式。它们相互作用、相互补充构成民间文艺制度整体,成为社会文艺制度必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28.
招徕市声,是行贾坐商用以宣传经营内容等招徕性信息的听觉标识。招徕市声通过有声语言招徕顾客。回族民间商业的招徕市声源远流长,是适应社会经济贸易活动需要而发生、发展的一种民俗文化现象,是回族社会经济民俗、物质生活中的一种天籁之乐。回族的招徕市声主要有叫卖吆喝与韵语唱卖两种。叫卖吆喝和韵语唱卖主要是以言语符号来传播招徕信息。但是,叫卖吆喝和韵语唱卖在传播过程中往往因方音、语急等因素致使传到听者耳里的仅仅是一种特定的韵调,所以听其"动静儿"即知招徕什么,往往不会搞错。  相似文献   
929.
9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