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013篇 |
免费 | 833篇 |
国内免费 | 48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001篇 |
劳动科学 | 65篇 |
民族学 | 7964篇 |
人才学 | 267篇 |
人口学 | 98篇 |
丛书文集 | 4763篇 |
理论方法论 | 742篇 |
综合类 | 11793篇 |
社会学 | 1039篇 |
统计学 | 16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163篇 |
2023年 | 507篇 |
2022年 | 527篇 |
2021年 | 599篇 |
2020年 | 545篇 |
2019年 | 506篇 |
2018年 | 215篇 |
2017年 | 499篇 |
2016年 | 687篇 |
2015年 | 887篇 |
2014年 | 1827篇 |
2013年 | 1590篇 |
2012年 | 1909篇 |
2011年 | 1961篇 |
2010年 | 1761篇 |
2009年 | 1815篇 |
2008年 | 2031篇 |
2007年 | 1611篇 |
2006年 | 1328篇 |
2005年 | 1321篇 |
2004年 | 1242篇 |
2003年 | 1131篇 |
2002年 | 855篇 |
2001年 | 868篇 |
2000年 | 626篇 |
1999年 | 292篇 |
1998年 | 190篇 |
1997年 | 136篇 |
1996年 | 88篇 |
1995年 | 59篇 |
1994年 | 24篇 |
1993年 | 26篇 |
1992年 | 24篇 |
1991年 | 19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东人达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5(2):29-32
新中国的创建者十分注重我国各民族的团结、平等与发展,形成了崭新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关系理论.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审视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民族关系的现状与特点,提出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与共同进步的要求,指明加快发展是增强新时期民族团结的核心问题,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992.
中国屋脊兽艺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书霞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5(3):128-130
屋脊兽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特定的形式和深刻的内涵,成为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识别和认同的象征性符号.但是,随着各地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文化的急剧变迁,中国屋脊兽艺术正面临着变迁、转型、甚至是消亡的危险. 相似文献
993.
994.
新中国建立后近半个世纪以来.党推行了一系列开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的政策,该政策在取得重大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误区和不足,回顾和总结我国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政策的经验与教训,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大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95.
本研究选取了四川省凉山州大中小学校的410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对其SCL-90症状的9个因子进行了横纵比较;研究发现贫困学生中确有心理黑洞存在,其形成是渐进深化的过程,体现在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5个因子上的逐步异化;对心理黑洞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96.
加强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七大报告对全面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战略部署,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和路线,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更加有力地加强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积极促进民族地区高校的改革、发展与稳定,本文在客观分析目前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阐述了加强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新思路以及站在这个战略高度去认识做好民族地区高校党建工作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7.
吴勇军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114-115
江泽民同志曾多次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可见,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必须不失时机地办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那么.应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相似文献
998.
城市化进程中影响民族关系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化进程为民族关系的发展增加了若干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如人口流动、文化差异、经济利益、民族意识等使得城市民族关系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它们一方面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促使民族关系整体上向平等、和谐发展;另一方面也使民族关系出现了一些不和谐音符,民族间的冲突、矛盾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999.
象征符号视野中的民族旅游策划与旅游体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巍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8,(4):141-144
民族旅游现象的内核是旅游体验,而旅游体验在本质上可以看成是旅游者对民族象征符号的解读。将象征符号纳入民族旅游策划和体验的研究视野当中,阐释象征符号在策划体验型民族旅游产品中的重要性,分析民族旅游产品策划中的符号化运作过程,对于促进民族旅游业的发展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000.
西部民族牧区城镇化与信息化具有较强互动性.本文在对西部民族牧区城镇化和信息化水平测算的基础上,对西部民族牧区城镇化与信息化关系的纬度和强度进行了检验,得出以下结论:1.同上级区域相比,牧区的城镇化和信息化水平均较低,区域间的差距不止单单表现在经济绝对量和相对量上,也广泛存在于其他领域;2.牧区信息设施的完备,是加快信息化步伐的基础性保障,对城镇化进程有显著的促进作用;3.财政科技三项费支出和农民文化娱乐消费比重是衡量一个地区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指标,然而,在财政收入和农牧民收入均较低情况下,牧区这两项支出的增加,却不利于发挥信息化对城镇化的带动作用,反而会抑制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