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03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24篇
管理学   471篇
劳动科学   24篇
民族学   449篇
人才学   98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1285篇
理论方法论   276篇
综合类   2740篇
社会学   341篇
统计学   16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137篇
  2015年   204篇
  2014年   453篇
  2013年   397篇
  2012年   517篇
  2011年   502篇
  2010年   399篇
  2009年   451篇
  2008年   462篇
  2007年   326篇
  2006年   322篇
  2005年   265篇
  2004年   239篇
  2003年   226篇
  2002年   165篇
  2001年   130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71.
夏季气候炎热而又多雨,暑热夹湿,常使人脾胃受困,食欲不振.因此,我们需要用饮食来调补,增加营养物质的摄入,达到祛暑消疲的目的.营养物质应以清淡、滋阴食品为主,即清补.老鸭就是暑天的清补佳品.它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因其常年在水中生活,性凉,有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的功效.我国古代医学对鸭肉作为滋补品有所论述,《名医别录》中称鸭肉为"妙药"和滋补上品.民间亦有"大暑老鸭胜补药"的说法.  相似文献   
272.
1832年至1851年由美国传教士发行的英文<中国丛报>(The Chinese Repository)发表了数以百计的中国研究作品,涵盖了中国历史文化及社会现状的各个方面,在西方学术界重新建构关于中国的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中国丛报>发表的关于中国社会信仰与风习的作品,希望通过这些作品考察19世纪中期来华西方人士对中国人精神世界的认识.通过这些作品,作者们向其西方读者展示了这个古老的、封闭的东方大国人民的性格,塑造了一个以偶像崇拜和迷信为主要精神特征的民族的形象.这无疑是一种消极的形象,反映了当时西方各界对中国人的基本看法.联系到自18世纪后期开始的西方对中国认识与评价的根本性转折,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丛报>的研究、观察和评论是这一长期趋势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西方学术文化界正在建构中的关于中国的知识网络在中国本土的一个节点.  相似文献   
273.
陈少峰 《学术论坛》2012,35(10):215-218
民间儿童游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娱乐价值、教育价值和文化认同价值,但是其在现代的生存状况令人堪忧。动漫是现代儿童最喜爱的娱乐方式之一,也是影响民间儿童游戏在现代传承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动漫在客观上使民间儿童游戏的时间减少、生存空间受到挤压、游戏道具的商业化程度加深,另一方面又为民间儿童游戏增加了展示、教习与传承的渠道,是民间儿童游戏创新与发展的机遇。我们要重视动漫对民间儿童游戏传承的积极作用,恰当应用动漫方式促进民间儿童游戏在现代的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274.
民间表演艺术集体表演者追索权是表演者权的重要内容,是新型独立权,因为其特殊性而相似但区别于邻接权。对该权利的保护,外国立法及国际公约均有规定,我国无明确立法。保护该权利对文化发展与民间艺术产业发展有重要意义。我国未来应该在权利主体、行使方法、保护期限、实施保障等方面对该权利进行立法保护。  相似文献   
275.
目前我国民间存在着巨额的民间闲置资本,主要以银行储蓄的形式存在,并没有充分利用起来;而高科技风险投资却因资金短缺而发展缓慢。文中着重从政府应如何为民间资本进入风险投资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出发,以解决民间闲置资本利用差、风险投资发展慢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76.
从桂北农民基于信仰基础的情感视角来考量村庄公共生活中的行动者,可以发现并理解传统民间信仰在当代村庄公共生活中发挥整合功能的抽象机理。通过把集体仪式嵌入村庄的日常生活中,并不断在人们情绪高昂的时刻唤醒内心深处的亲情,村民们形成了将子孙绵延的情感之链作为生命依托的意义系统,而兄弟与村友则成为在同一块土地上延续永恒的同道者。通过以丧礼为代表的情感宣泄机制,人们直觉到村庄共同体的存在,并产生出宗教般的神圣感,它型塑了全体村民对于村庄的深切认同与情感依恋,使得他们在村庄公共生活中甘心付出,并主动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277.
儒家伦理影响下的汉代民间信仰新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之前,民间信仰的对象主要是自然崇拜以及对某些有功于民的古圣先贤的信仰.西汉中期后,随着儒家"独尊"地位的确立,儒家伦理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对基层民众的生活产生了日益重要的影响.民间信仰的变化,便是这种影响的突出表现:一方面是以儒出仕的官吏成为民间信仰的对象;另一方面是世俗忠孝传说故事和孝感动天信仰的流播.可以说,符合儒家忠孝伦理的神灵成为西汉中期以后民间信仰的新的对象,这是不同于以往民间信仰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278.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保护”的由来和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和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是"全球性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保护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这一全球性工程30年来三大里程碑作历史回顾,并对世界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景观、国家保护和国际保护、民间文化保护、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保护等,作了明确的阐述.  相似文献   
279.
在中国民间慈善发展史上,宋朝是一个极为活跃的时期,其中,妇女的贡献亦是不容忽视的.诸如赈饥救荒、济贫恤穷、扶弱解困、公益事业等方面,都活跃着众多妇女的身影.从这些行动的广度和深度来看,妇女所参与的民间慈善活动已超越了作为男性配角的从属地位而具有了独立的主体性.从这些行动的动机来看,除了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之外,妇女通过参与民间慈善活动而获得了参与社会的权力无疑也是一个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280.
传统民间法以和合精神为指导处理家庭、宗族、乡党等关系,强调和睦、合约与和谐,在秉承义务本位的同时也强调有限的权利义务对等,其与和谐社会和法治建设有一定的契合之处。民间法根植于活生生的乡土生活,是乡土社会自发性、地方性的资源,且因乡民的内心确信而具有实效性,在建构乡村秩序过程中能够发挥国家法尚难起到的作用。基于此,在乡村社会治理中,既要重视国家法对民间法有益内容的吸收,注意二者的协调;同时又要注意发挥民间法在解决纠纷、维护和形成和谐乡村社会秩序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