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80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24篇
管理学   471篇
劳动科学   24篇
民族学   452篇
人才学   98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1446篇
理论方法论   286篇
综合类   2946篇
社会学   344篇
统计学   16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207篇
  2014年   462篇
  2013年   402篇
  2012年   547篇
  2011年   525篇
  2010年   433篇
  2009年   473篇
  2008年   495篇
  2007年   362篇
  2006年   357篇
  2005年   296篇
  2004年   253篇
  2003年   240篇
  2002年   198篇
  2001年   148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71.
魏久尧,曾用名魏德尧,笔名华昉,男,汉族,1953年生,陕西横山人。延安大学文学院美学教授,文艺学硕士点导师组组长,美学研究所所长,世界华文文学家学会理事,政协延安市第一届委员、第二届常委。魏久尧教授长期从事美学和文艺学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给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美学》、《中国哲学史》、《通俗美学》、《范畴美学》、《中国喜剧文学史》、《文学概论》、《马列文论》和《德国古典美学》等多门课程。在教学中坚持教学研究和改革,积极探索新方法,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魏久尧教授长期坚持科学理论研究,在西方…  相似文献   
172.
《了凡四训》的民间伦理思想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者指出《了凡四训》是明代影响很大的一部劝善书,思想倾向的学派综合性,思想内容的民间实践性、论证方式的迷信与理性相结合是其伦理思想的一般特点。其民间伦理思想的内容主要是:福善祸淫、因果报应的民间人生伦理信念,"诸善奉行"的民间善良意识,"改过""谦德"的实践道德。  相似文献   
173.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资本藏富于民,民间投资支撑着经济增长的大半个江山,成为社会稳定和繁荣的重要力量。国富资本在民富,民富之道在民营,民营之路在发展。民营经济的发展是否顺利,关键在于政府能否正确地做事和做正确的事。国家应从法律和政策上为勤劳的人们创造财富、积累财富,创造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和制度,以促进民间投资,民营经济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4.
汉代民间信仰和地方行政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民间信仰对地方行政施加的影响表现为普遍存在的任职地民众祠祀循吏的活动,这种活动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地方官吏起到激励作用,因而有时被国家利用而成为一种政府行为,但始终没有形成制度。到东汉时期这种祠祀活动已经突破了“循吏”的界限,渗透到其他领域。地方官员在处理救荒、断案等事务,遇到疑难问题时,亦常借助民间信仰的种种形式。不过,地方官员对民间信仰的态度还是十分谨慎的,毕竟理性行政是地方政治生活的主流。  相似文献   
175.
民间投资主体对创业投资组织形式的选择是由自身的特性、利益捆绑程度、合同的修改成本三项因素决定的。对个人投资者来说,有限合伙制是其最优选择;大型企业集团将选择附属公司制,大中型企业将参股创业投资公司;对于保险公司、养老基金、投资银行等机构来说,信托基金制和有限合伙制都可能是最优选择,主要取决于收益与安全系数综合考虑后所得的值的比较。论文用美国的资料对民间投资者选择创业投资组织形式的理论模型进行了初步验证。  相似文献   
176.
民间信仰是一种非制度化的信仰形态,具有自发性、松散性、多元性、功利性和包容性。社会转型期为民间信仰提供了生存和复兴的空间,民间信仰在社会转型期表现出祛魅化、时尚化和商业化的倾向。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民间信仰在个体层面具有精神寄托、心理调节和诉愿表达的功用,在社会层面上具有道德教化、社会整合、行为规范、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经济助推和民族凝聚的功用。同时,也要对民间信仰中的糟粕保持清醒认识,予以扬弃。  相似文献   
177.
“黄粱梦”最早的故事雏形出现在战国时期的《列子》中,至南朝刘义庆的《幽明录·焦湖庙祝》,形成了黄粱梦故事的基本框架。其成形以唐沈既济的《枕中记》为标志。及至宋末,黄粱梦故事的两大亚型:吕洞宾度卢生和钟离权度吕洞宾的黄粱梦逐渐形成。后黄粱梦故事转入民间,形成了民间的黄粱梦《睡公卢英》。在流传过程中,文人与民间构成了黄粱梦故事演变的两种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78.
中国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中,土族服饰以色彩缤纷艳丽而独具特色。土族服饰重视多种色彩的运用,形成了崇尚"五色"、"尚白"和青色禁忌的色彩观。土族色彩观的形成源自远古民间信仰,如"五彩鸟"、白鹿(白虎)图腾和"蛙崇拜",还受到独特的地域环境和汉藏蒙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可以说,土族色彩观反映了其在吸收周边他族文化的同时仍然坚守着对母体文化的传承与保留。  相似文献   
179.
陶庆 《文史哲》2005,19(2):141-149
学界对于“市民社会”与“公共领域”之概念工具存在理解歧义与混用,“市民社会”与“公共领域”两者均超越了中国化国家与社会之间互动关系的特殊国情,“资产者公共领域”可能是更实际的学理研究路径。在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的领域中间,是一个广泛、深邃的市民社会转型地带,并呈递进式状态,朝着市民社会的终极方向演进。当代中国的国家与社会之间互动关系的学理研究角度应是民间商会基础上的“资产者公共领域”,而非公共领域甚至市民社会。  相似文献   
180.
民间信仰——中国最重要的宗教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民间信仰被定位成"封建迷信"而遭受打击,没有取得合法的地位,同时学术界对此也存在偏见,对民间信仰缺乏科学、客观的认识.本文通过民间信仰概念的由来及其演变、民间信仰与儒佛道三教的关系、民间信仰与王朝政权的关系、解放以来民间信仰的发展实态等四个方面,阐明民间信仰其实是中国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大,因此也是最重要的宗教传统,并提出民间祠庙可以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有效舞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