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74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24篇
管理学   471篇
劳动科学   23篇
民族学   451篇
人才学   98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1443篇
理论方法论   286篇
综合类   2945篇
社会学   344篇
统计学   16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207篇
  2014年   462篇
  2013年   402篇
  2012年   547篇
  2011年   525篇
  2010年   433篇
  2009年   473篇
  2008年   497篇
  2007年   361篇
  2006年   357篇
  2005年   296篇
  2004年   253篇
  2003年   240篇
  2002年   198篇
  2001年   148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史华慈的<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以为严复作<天演论>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反驳赫胥黎,替斯宾塞辩护,是不能成立的.这涉及到严复令史华慈大感困惑的一点:在决定论和唯意志论之间游移.这多少是因为史华慈深谙西方哲学中决定论和唯意志论的对立,而对中国哲学中从荀子到刘禹锡、柳宗元等,在传统的"天人之辩"上,主张"天人相分"的传统缺乏深入的了解,而严复恰恰是继承了这一传统.严复的理路,还可以在儒佛乃至民间心理中寻找到更多的依据,而史华慈所说的"力本论"其实是其一贯之道.  相似文献   
62.
论赵树理小说中婆媳关系的民间叙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婆媳关系是赵树理小说所涉及的女性解放问题中特别被关注的一个侧面。有关革命的、新政权的叙事话语使其小说具有了叙事的合法性 ;而他自觉的民间叙事立场又使其小说自溢出相悖于证“名”的叙事空间 ,呈现出真实的女性关系  相似文献   
63.
64.
65.
民间法和国家法的关系是中国农村法制现代化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本文从国家法和民间法的权力场域、民间法的善恶以及与国家法的共生性等方面进行了阐述,认为民间法和国家法有相互借鉴的内在要求,民间良法对于国家法有弥补作用。必须吸收和借鉴民间法当中的积极因素,结合中国社会实际来推进法制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66.
67.
我国现阶段国民经济的发展,还主要取决于固定资产投资。目前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省份中,其民间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比重日趋增长,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随之增强。地处我国中部地区的湖南省经济发展更要求民间投资的快速增长。本文拟对湖南省与民间投资发展较好的浙江省进行比较分析,并在总结浙江省民间投资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快湖南省民间投资发展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68.
中唐以后,除了民间广为流行的长短句外,还出现了文人亲自创作的长短句。文人的长短句到底起源于哪里?假定文人的词是受民间词的影响而产生的,那么什么原因使文人对长短句保持持续不变的关心,并给予了词的地位?民间词的内容和风格是以怎样的方式传达到文人那里?解决了这些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民间词文人化过程中文人词的形成原因,同时可以对定论词的性质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69.
在中国,巫文化的历史渊源由来已久,已经由一种古远的民间信仰转变为文化集体无意识,深入到了我们民族的骨髓与血肉里。早在20世纪30年代,陈梦家先生就探讨过商周时期的巫术,而80年代以来,萧兵等学者讨论楚辞与上古巫术思维的论作,也令人印象弥深。近年来,作为神秘文化核心的巫文化,在戏剧、诗歌、绘画、雕塑等诸多艺术种类的审美生成探讨中,几乎成为不可或缺的环节。而关于文学与巫文化的互动关系,国内外学者也已作过较为深入的研究。但由于种种原因,巫文化与中国古代小说关系的研究,却一直没有引起学界应有的重视,较少有人涉及这一领域,这…  相似文献   
70.
中国共产党进入赣南和闽西地区后发现当地群众在心理上过度依赖民间信仰,这种情况对于建立和稳固苏维埃政权产生了碰撞和摩擦。为此,中国共产党期望通过法律制度、社会教育及发展戏剧等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民间信仰加以改造。随着群众革命意识的产生和发展,农民群众崇拜神灵的观念逐渐弱化,开始从神权的束缚中挣脱出来思考自身作为“人”的主体性。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时期对民间信仰的改造有利于乡村社会群众革命意识的觉醒、民间信仰活动开支的节省以及社会文明的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