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9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7篇
丛书文集   33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49篇
社会学   19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1.
面条 《社区》2011,(17):42-43
光绪十七年九月二十一日.正是西山红叶灿烂之时,京师大学堂正式开学,光绪率领军机大臣、各部尚书一同出席。三天前,光绪还特意嘱咐杜怀川刻印了一批传单.贴满北京城。一时之间,整个北京城像炸了锅一样,大家议论纷纷,猜测这个京师大学堂究竟有何魔力。竟会引得皇上和朝廷如此重视。  相似文献   
12.
湘南重镇桂阳,矿藏资源十分丰富,古称“八宝之地”。“八宝者,金、银、铜、铁、锡、铅锌、水晶、石炭也”。桂阳古城西面的山峰,俗称宝山,古称大凑山。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桂阳曾是郡、国、军、路、府、州的治所,唐、宋期间,朝廷特设桂阳为监。监,就是在坑冶、铸钱、军马、产盐等地方专门设置的行政区划。因此,桂阳在古代就是掌管国库冶炼金银和铸钱的重镇。  相似文献   
13.
刘永 《领导文萃》2013,(6):76-79
隋文帝杨坚是个“不悦诗书”、“素无术学”的人.他一上台就要求大加整顿被称为“雕虫小技”的六朝浮华文风.同时禁止私人编写国史诽谤朝廷,哪个文人触犯了这两条规定,轻则入狱,重则丢命。因此单就文艺细胞而言,他和儿子杨广就有天壤之别。  相似文献   
14.
为官清廉者的故事,在各类史书上有很多。中国士大夫多讲究廉耻,不饮盗泉之水,不食嗟来之食,有清白的自我意识。民不可有此色,士不可无此味,这是明朝的徐九经在句容当县令的时候写的。他还画了棵白菜挂在堂上,旁边题了这两句诗。后来他离开句容了,老百姓就  相似文献   
15.
洗涤心灵     
明朝有一个叫董京的人在京城为官,有一年山东大旱,董京被朝廷派往山东指挥军民抗旱,因抗旱有功,董京回京后被朝廷重赏,官升一级。但就在自己的先进事迹被民众广为传颂的时候,董京却出人意料地向朝廷揭发自己的问题,自己以前曾截留过朝廷下放的救灾银两,并把截留的银两如数退了出来,要求将功赎罪,不要升自己的官。事后.有人说他傻,说朝廷并没有知道他曾截留救灾银两的事,为什么还要在自己大红大紫之时揭自己的短?对此,董京是这样说的:“山东大旱,颗粒无收,民不聊生,  相似文献   
16.
雍正继位之后,国库空虚,各省大都有上十年的赋税末上交朝廷,胤祯决定派得大臣任各省封疆大吏,革除弊端,追补亏空。经朝廷诸重臣举荐,诺敏被派往山西任巡抚。诺敏急功近利,好大喜功,山西十年亏空300万两银子,朝廷限定三年还清,诺敏上任一年仅追回30万两,如不做小动作,  相似文献   
17.
《金陵瞭望》2007,(9):48-48
宋哲宗时司马光受命主持朝政,为求行政革新,便在自宅厅堂立一榜示,内容大意如下:“来访诸亲友,若发现国家施政有什么缺失,百姓有什么疾苦,可直接上奏朝廷:我将与有司商讨后,择其良议者面圣,并遵圣裁办理。若发现我本人有什么过失,或是办事不周的地方,也请大家直接指教。或是以书面交予门吏后转给我,我一定警惕自省,改正缺点。  相似文献   
18.
林冠夫 《领导文萃》2010,(16):99-103
中国历史上,有三名亡国之君,都是史称后主。即:三国时蜀汉后主刘禅。南北朝时南朝陈后主陈叔宝,五代十国时南唐后主李煜。这三人,都是皇帝.其不能称皇帝.只称为国主者,各有特殊的背景和因由。此三人作为历史人物,俱为小朝廷皇帝。陈后主的辖地最大.也不过是江南半壁。刘后主为鼎足三分天下。  相似文献   
19.
张元济一生的主要成就在传统古籍的整理与出版,他也是在华传播出版西学文献的主要引路人之一。但学界很少注意到,张元济还相当关注海外汉学研究。1910年,他在环游世界的过程中,非常留意考察欧洲的出版实业,也关注意大利的特殊教育。其间,他在罗马梵蒂冈教廷图书馆发现南明天主教汉文文献《永历太妃肃罗马教皇笺》等两封信函。归国后,他将两封信函在《东方杂志》公布,显示出对南明天主教汉文文献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深刻认知。以往关于南明王朝皇族成员和太监信奉天主教一事,并无确凿的汉文文献加以证实,张元济这一组原始汉文西学文献的发现,无论在中国学界还是教界,都产生了很大影响。而此一史实,在已出版的张元济传记中却少有体现。  相似文献   
20.
<战国策·齐策一>"群臣进谏,门庭若市"的"门庭",今一般解作"门前"或"门前和庭院".周掌胜则认为,"门庭"应是"朝廷"的意思.[1]笔者试对此说略陈浅见. 周文指出:"门庭"当为"宫门里的庭院","是大臣参拜君王的处所,故可将其概括为朝廷."又言,诸侯宫殿的库门与雉门之间有块宽阔空地,"它是群臣朝见君主的地方,即我们所说的朝廷".这样简单推论,失之草率.西周诸侯的宫廷是三门三朝制,三朝即外朝、正朝(治朝)、内朝(燕朝).诸侯上朝、议政理事之处在正朝,即治朝.<周礼·天官·大宰>:"大宰,王眡(视)治朝,则赞听治."郑玄注:"治朝在路门外,群臣治事之朝.王视之,则助王平断."<周礼·夏官·司士>:"正朝仪之位."郑玄注:"此王日视朝事于路门外之位."这种格局到战国则发生了变化,国君议事朝会地点开始由正朝(治朝)移至内朝(燕朝),各诸侯周已普遍路寝听政.[2](P977)其时,原属内朝、路寝中君王居处燕息、聚议家事、祭祀婚庆的宫室庭堂,兼做了诸侯听政议事之所.古代的"堂"是建在一定高度的台基之上的.<释名·释宫室>:"堂犹堂堂,高显貌也."<礼记·礼器>:"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战国以后的文献中,时有"堂上"、"堂下"、"升堂"之言,不乏君王在堂上办公议事、宴饮娱乐等公私兼顾的记载.例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