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9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394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10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35篇
理论方法论   71篇
综合类   643篇
社会学   38篇
统计学   28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52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预计2010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速很可能接近12%,CPI在年中估计会上升到4%~5%。经济过热和通胀上升要求汇率政策保持一定紧缩取向。此外,中国出口同比增长预计在今年第二季度飙升到40%。如果不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在出口高速  相似文献   
112.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项根本性制度变革,其对我国经济、金融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由于人民币汇率制度安排的特殊性及其对经济影响的全面性,可以将其作为自主性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  相似文献   
113.
针对人民币汇率问题,美国逼迫人民币升值的动机具有双层次博弈现象。双层次博弈包括其国内层面和国际层面的博弈。从国内层面的博弈来看,美国各利益集团之间、利益集团和美国政府之间进行一系列的讨价还价,美国政府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兼顾了利益集团的利益和国家的整体利益,使国内层次的博弈达到均衡。而在国际层面,美国主要是针对中国政府加以游说和施压,利用自己的世界话语霸权制造有利于美国的国际舆论,并将人民币汇率问题政治化、国际化。基于目前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现状和美国的策略,中国应该从国际和国内两个层次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4.
江云 《社区》2009,(11):50-51
“在津巴布韦,如果不带个数百万,你都不好意思出门。”这是我朋友的一句玩笑话.却准确地概括了津巴布韦通货膨胀的景象。 来哈拉雷的头一天.我在北京用的钱包就被雪藏起来,而那时的汇率只是1美元换几千津元。我的前任领导临走时很慷慨地把她的化妆包给我当钱包用.并传授经验说,其实用国内寄报纸的大信封装钱更方便。  相似文献   
115.
潘伦在<马寅初先生面斥孔祥熙纪实>这篇回忆录中,详细叙述了在1939年秋中国经济学社年会上,马寅初当面斥责孔祥熙的史迹.此文被众多著述家作为信史加以引用,在有关马寅初、孔祥熙等研究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笔者经过细致考证,证实了历史上并无"马寅初面斥孔祥熙"之事件.  相似文献   
116.
基于协整理论等时间序列处理技术,在4变量系统内对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揭示:贸易收支、财政赤字、实际汇率及GDP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财政赤字、实际汇率与GDP均是贸易收支的主要影响因素,财政赤字的增加和实际汇率的贬值在短期会恶化贸易收支,长期则相反,GDP的增长大部分年份会恶化贸易收支;财政赤字、贸易收支和GDP是实际汇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贸易收支的影响力度最大,财政赤字和贸易盈余的增加以及GDP的增长都会使人民币实际汇率有升值的倾向。本文研究表明,财政赤字、贸易收支和实际汇率等宏观经济变量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和影响机制,但财政政策仍是调节中国贸易收支和人民币汇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7.
TEI@I方法论及其在外汇汇率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TE I@I方法论的理论框架,构建了一个基于TE I@I方法论的外汇汇率预测模型。在此模型中,传统的经济计量模型用于处理外汇汇率的主要趋势,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用于分析外汇汇率的非线性,而文本挖掘和专家系统用于处理外汇市场中的突现性和不稳定性。最后,基于集成的思想,利用支持向量回归技术对上述3个部分进行非线性集成,从而获得一个更为精确的预测结果。通过实证方法验证了基于TE I@I方法论的外汇汇率预测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8.
由于特殊的二元经济结构,中国劳动率上升引起物价和工资上升的正常传导机制被扭曲;长期积累下的人民升值和工资上涨的压力,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爆发出来。汇率与工资间存在既相替代又相互补的关系,在对国内国外经济失衡的调节上,政策选择应是顺应市场力量,让汇率升值和工资上涨同时进行,为两者达到均衡水平创造良好稳定的宏观环境。  相似文献   
119.
李宝瑜  张莉 《统计研究》2007,24(3):31-37
 摘  要:目前,学术界在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研究上存在着分歧。尤其是对均衡汇率的测算,在方法上存在不足。多数模型的设计实质上是把名义汇率或实际有效汇率的平滑值当作了均衡汇率,而非真正的经济学意义上的均衡汇率。本文设计了一种“多目标两阶段估值”的方法来测算均衡汇率:在第一阶段,依据实现均衡汇率的各个目标,分别估算不同目标条件下的均衡汇率;第二阶段,以第一阶段估算的均衡汇率和实现均衡汇率的各目标建立计量模型,得到均衡汇率精算值。在深入分析汇率失衡给宏观经挤带来的后果的基础上,依据均衡汇率的计算结果,本文认为,提升汇率符合中国的长期利益和根本利益,而且在觋阶段政府还不应该放弃对汇率调整的干预  相似文献   
120.
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之前,东亚经济体的汇率制度主要是采用盯住美元.危机以来,汇率制度仍然没有改变."害怕浮动"和"原罪论"对这种倾向作出了代表性的解释,但东亚现行的汇率制度确实暴露出许多问题.东亚进行汇率协调的最重要的目标是减少汇率的大幅波动和降低制度成本.为了建立信息透明、相互信任和互助的汇率协调机制,东亚国家和地区应该在现有的"清迈协议"的基础上增加双边互换规模;加快建立和扩充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外汇储备库;在此基础上建立亚洲货币基金组织(AMF),提高东亚经济抵抗危机的能力.同时,大力发展亚洲证券市场,提高东亚货币在国际信贷、投资中的地位.使得东亚经济体最优的汇率选择机制从当前盯住美元转向真正的盯住一篮子的汇率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