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6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24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45篇
人才学   11篇
丛书文集   507篇
理论方法论   88篇
综合类   1048篇
社会学   40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71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汉代作为封建大一统重新建立的历史时期,新旧纠葛,制度疏阔,存在母系遗风,父系观念是逐渐强化的.本文通过考察汉代由双系亲属关系并重到父系亲属关系专重,父系观念的逐渐成长,父系继嗣观的发展,探究汉代父系观念的渐进性.  相似文献   
982.
岁末年初,正是发年终奖之时.除基本薪水之外,再给员工发点儿红包和礼品,作为年终奖励,这一约定俗成的规矩其实古已有之. 据史料记载,我国发放年终奖最早始于汉代.不过,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年终奖基本是官员的专利,只有为皇帝打工的官老爷才享有,尤其是"高管".  相似文献   
983.
汉武帝时期,儒学成为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统治者重视和发展教育,以道德教育为重,使教育为政治服务。这种形势下,社会上涌现出一些年纪幼小,却有着令人赞叹的德行和才干的幼童。他们是当时汉代社会儿童群体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984.
《史记》叙事的都邑意识表现在重城邑、隆关中、尊京师、崇工商四个方面。城邑被视为文明的标志,论武将战绩多以拔城数量为计。对于楚汉争霸,以项羽未建都关中为憾,而高度推许刘邦定都长安的大略。关于京师的纪述,表现为维护中央皇权的态度,全书按照以京师为中心的政治地理布局安排叙事结构,于古代历史多重都城兴建与迁徙。对汉代及历代都邑的纪述,多关注财物的富足与商品的流通,正视都邑工商业活动与工商业者的业绩。  相似文献   
985.
王莉 《兰州学刊》2014,(5):104-109
寓言诗发轫于先秦,成熟于汉代。汉代寓言诗在题材选择、表现手法、艺术表达上与寓言赋、谐隐文以及其他乐府古辞之间构成了互相影响和同源共生关系。这说明,一种文体的形成、发展与成熟,既是文学诸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共生的结果,也是文体内部对这种影响、共生关系有机选择的结果。研究文体之间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可以揭示在文学发展过程中文体之间艺术因素的互相转化、互相渗透的文学发展史观。  相似文献   
986.
陇右地处汉王朝的边郡地区,民族成分复杂.汉在陇右地区实行属国、道和护羌校尉等多元民族管理建置,其具有各自不同的行政管理系统和不同的职责、权限,行政级别类似于郡县二级制.相比之下,属国的民众享有较高的自治权,道和护羌校尉的行政管理则相对直接.虽然属国都尉和护羌校尉都是秩比二千石的职官,但护羌校尉的权力实际上要大于属国都尉,而道制发展到东汉时期已经趋向于县制.这种多元化的民族管理建置适应了汉代陇右民族分布格局发展变化的形势,体现了汉代边郡政策的灵活性、包容性和多样性,有利于当地民族的交融与国家认同的发展,在中国古代边疆政策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87.
天地之间:东汉官员的双重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宇  董慕达 《社会》2011,31(4):1-28
自秦朝至清朝,朝廷任命的地方官员不仅对其上级负有义务,而且代表地方利益。这样的结构性特征被称为“双重责任”。对上负责可以在韦伯的官僚科层框架中得到理解,但无法解释官员对地方利益的维护。本文通过研究东汉时期地方官员的双重责任,分析官员如何维护地方利益。基于对东汉时期政府结构、政治思想和晋升制度的考查,本文提出三种解释:实际需求、儒家意识形态和声誉机制。此观点在实证中得到一定支持。运用东汉时期的官方档案和古代碑刻等原始资料,本文对韦伯有关中华帝国治理制度的分析提出质疑,并对存在了2000多年的“低效率”机制背后潜在的社会合理性提出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988.
东北亚封贡体制是古代中国王朝东亚封贡体制的一部分,也是最为典型的部分.两汉时期,随着东北亚封贡体制的创立与发展,其下成员不断增加,到东汉前期已基本囊括了当时东北亚地区较为发展的民族与政权.东北亚封贡体制以多种形式建构,可分为郡县区内的封贡关系、郡县和护鸟桓校尉等管理的塞外封贡关系、朝廷直接掌管的塞外封贡关系等三个层次,不同层次之间不是一成不变,变化最为显著的是封贡体制下靠近郡县地区.汉代东北亚封贡体制的建构,确立了汉朝在东北亚世界至高无上的地位,对于汉朝东北边疆地区的经营、安边固土,对于东北亚各族、各国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汉代东北亚封贡体制所体现的基本规则与功能,对后代中国王朝封贡体制的建构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9.
郊庙祀典是汉代诗赋创作的重要主题,对汉代诗赋创作的走向有着重要的影响;汉初郊庙制度的地方色彩和对天命神权的重视直接影响了文学领域诗赋新曲的兴造;汉代元、成以后兴起的郊庙复古运动推动了诗赋创作向儒家传统观念转变的雅化倾向;汉末郊庙祀典的式微则促进了诗赋创作中国家观念的动摇以及创作观念的新变。  相似文献   
990.
明代庆藩偏于宁夏,著述丰富,庆府刻书在明代各藩中亦位于前列。这些文献是人们了解过去的珍贵材料。笔者对历代宁夏志书中所载庆藩著述逐一考察,对著述的文献著录情况、版本流传情况及历代对这些著述的评价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对庆府刻书的种类、特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通过对明代庆藩著述及庆府刻书做一个整体的爬梳,给人们提供一个认识和了解宁夏的新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