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4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19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37篇
人才学   11篇
丛书文集   805篇
理论方法论   109篇
综合类   1245篇
社会学   33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178篇
  2007年   161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论汉代的旌表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代的旌表方式表现出灵活多样的特点."刻石表闾"、"扁表其门"、"图象其形"、树碑立祠等,都是政府常用的旌表手段.既有在闾里进行的彰表,又有在墓地、宫殿等处予以的显扬,事迹突出者还"图象百城,以厉风俗".通过汉代政府各种方式的旌表,促进了儒家伦理道德在空间上的拓展和时间上的传延.汉代的旌表方式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2.
孙秀伟 《兰州学刊》2009,(10):23-28
董仲舒运用阴阳五行学说建立“以天为本”,天人同类相感的“天人感应”的宇宙生成论体系,呈现出与先秦儒家心性形而上学不同的发展脉络,但实质上仍是对先秦形而上学继承及发展后的产物,弥补了先秦儒家形而上学发展过程中对宇宙形而上学论述的缺失,开创性地建构起中国古代形而上学发展过程中首个形而上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03.
国粹与国学——评章太炎的学术思想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桃坊 《云梦学刊》2009,30(1):14-20
中国近世的革命家和学者章太炎是国粹学派的重要人物,又是第一位具有重大影响的国学大师。他是从固有的学术观念来保存国粹,提倡国学的。他以为国学的内容即是儒术和读经,治国学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小学而研究经学。他所理解的经学是中国学术史上的古文经学派的经学,其治学目的和途径是遵循古文经学派的道路。由于受国粹派保守思想的影响和古文经学派门户之见的局限,章太炎在有关国学论著里表现出复古的倾向.他不是以求真的态度来对待新资料和新学科的,由于好奇和恶新使其治国学的道路陷于困境与歧途,为我们现在研究国学留下深刻的教训,  相似文献   
104.
樊伟峻 《阴山学刊》2009,22(6):35-37
汉代古文经学对文学的创作深有影响。古文经学不为章句之学.追求简明的文风,消解了长篇巨制,文学创作也由繁趋简。古文经学不谨守家法师法,讲求兼通,能博采众长,故古文经作家能够出入经史,表现题材也包罗万象,几乎无所不至;而且作家的思想也不为经学所拘,开始表现内心的情感:同时,古文经学反对谶纬,迷信成分极少,这在客观上增强了文学的理性批判精神,这在政论散文中表现得尤为鲜明,同样的光芒在汉赋和诗歌中也有体现。  相似文献   
105.
本文用文献和考古材料论述岭南地区是荔枝的原产地;发展到汉代时,岭南荔枝已相当丰富,并移植长安上林苑;是岭南进贡皇帝的珍贵物品;上林苑是享誉世界的园林艺术;荔枝是皇帝赏赐使臣的珍品.荔枝栽培是岭南人民的伟大创造,荔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6.
昝风华 《阴山学刊》2008,21(6):10-15
汉代乐舞风俗对本时期诗歌具有突出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汉代乐舞的娱乐功能使汉诗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包括世俗之趣、拟人之趣、谐隐之趣、妙理之趣、逢迎之趣等;汉代歌与舞、歌与戏相结合的乐舞表演方式赋予汉诗一定的表演性,即许多汉代诗歌具有与舞蹈或百戏表演相配合的舞词或“戏”词之性质;汉人“悲歌当泣”的音乐行为方式和“以悲为乐”的歌乐欣赏风习是造成汉诗悲情美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7.
汉魏之际,今文经学逐渐式微,古文经学先后被立为官学,一跃而成为当时学术主流.经今、古文学派地位的更替,自有其学术自身发展与政治需要的原因,还与文字载体的变化密切相关.东汉末年,纸张使用的逐渐普及,有助于古文经学走出民间,引起更多关注.由此看来,文字载体的进步,对于中国古代学术的发展与转型,确实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从纸质文本到电子文献,网络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也必将成为当今学术发展或转型的外在驱动力,对此,我们应当予以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08.
刘师培是近代学术思想史上一位重要学者,其学术研究相当广泛和深刻.在宋代理学研究领域成绩斐然.他对理学名称作了重新诠释,认为理学渊源于先秦两汉魏晋南朝学术,其中最主要来源于汉代学术,在梳理宋代理学时将理学分为南、北二学,并且认为这两者间存在着积极的互动.  相似文献   
109.
河南郡是汉代农业发展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粮食日益增多,马牛羊等大牲畜饲养量增长较快。东汉时河南郡的农业经济明显超过了西汉。  相似文献   
110.
在修复铁器的过程中,很多时候都不知道采用怎样的修复方法以及如何掌握修复力度,最后导致加深了文物的损害程度.通过对铁器的修复,针对铁器的病害情况,探讨怎样才能进行科学有效的修复,达到修复的预期效果.结合几种常见的铁器病害,提出相应的修复措施,希望可以对博物馆修复铁器病害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