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5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90篇
人才学   7篇
丛书文集   169篇
理论方法论   49篇
综合类   593篇
社会学   44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和流动人口数量的增加,维汉个体之间互动频度和厂厦将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在维汉个体互动频度加大、广度拓宽的情形下,由现实基础、历史记忆、中华民族特质决定,维汉互动必将导致维汉关系更加和谐。  相似文献   
122.
朱一新以义理为枢机会通汉宋,一方面用它来维护汉学正宗,批驳汉学末流;一方面用它来维护宋学正宗,批驳宋学末流。朱一新批评春秋公羊学,多次为古文经辩护,并非简单地持古文家立场,而是坚持以儒家根本大义统合今古。在清末宋学衰微时期,朱一新以一种更具可接受性的坚持义理、批驳异端的方式维持了宋学精义。  相似文献   
123.
中国古代汉语文教材文化诞生在中华文化的母腹中,随着汉语文教材文化的壮大发展,又传承、创新着中华文化。汉语文教材文化的核心价值是汉语、汉字、汉文,及其承载的以儒家文化为主、融合道佛等思想为一体的宽容、平和的中华文化。汉语文教材文化体现出中华文化的灿烂辉煌的过去,还在认证中华文化的当代选择,也必定预示着中华文化的未来复兴。  相似文献   
124.
运用人类学、民族学的观点理论去认识匈奴与西汉王朝的关系,进而就会发现,中国古代长城内外的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由于不同的生存环境而形成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社会观念俗尚迥异,这是造成民族间冲突和战争的基本原因.在长城内外的农业民族和游牧民族之间成熟有序的经济交流互补机制尚末形成、道德价值取向和社会俗尚有较大差异的状况未得到根本改变的历史条件下,这种冲突和战争具有不可避免性,不以有识之士的意愿和统治者的意志为转移.  相似文献   
125.
新疆是多民族聚居区,双语类型也呈现出多元性,其中民-汉、汉-民型双语最具代表性。新疆民-汉、汉-民双语现象有着自身发展的特点,民-汉、汉-民双语现象的形成受到语言本身的性质、民族杂居、文化教育发展、商业贸易往来等因素的影响。新疆民-汉、汉-民双语发展以及双语人才培养对新疆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6.
对于东汉时期的"羌患"问题,前贤已有关注,在此基础上把"羌患"问题和东汉帝国的东西矛盾联系起来进行考察,从中可以看出东汉王朝对华山以西地区重视不够,导致帝国东西部之间严重失衡。而西部地区的羌汉战争进一步推动了这一矛盾的发展、演变,最终使其成为东汉灭亡的一个重要诱因。  相似文献   
127.
文化是形形色色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由于文化和语言上的差异。互相了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常常遇到困难。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角度对英语词与汉语词的语义差别的几种情形进行了阐述并强调学习语言的同时,了解其文化也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28.
分析淮北汉画像石产生的历史背景,并归纳其题材内容为六个方面,即:社会生产生活、远古神化、祥瑞辟邪、天文现象、建筑样式、装饰纹样等,同时断定其产生年代是始于西汉末年终于东汉晚期,且认为淮北汉画像石的艺术特色鲜明,成就显著。  相似文献   
129.
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探讨了翻译汉诗词的美感追求:节奏美感、形体美感、音韵美感、意境美感、风格美感。分析后得出结论,在汉诗词英译的过程中就必须字斟句酌,最大限度地保持和再现原诗的节奏、形体、音韵、意境、和风格等诗歌美学价值,创造出形神兼备的译品。  相似文献   
130.
汉、英语文化已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并形成多个汉、英语文化圈,且正在以高速度、高质量传播着,并根据近年来考古和研究的成果,重新审视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于西方并成为西方民族学理论之一的文化传播论学派的主要观点,则未来人类学研究界有可能出现世界文化发端于中国彝族之说,而文化传播论对教育事业也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