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5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90篇
人才学   7篇
丛书文集   169篇
理论方法论   49篇
综合类   593篇
社会学   44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郭靖 《南都学坛》2014,(3):122-123
<正>神话动物是汉画像石中常见和表现最多的对象之一,主要有龙、朱雀(凤凰)、玄武、麒麟、獬豸、穷奇、阳乌、开明兽、飞廉、九尾狐等,由于他们的表现内容不同,组合形式不同,因而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具有了社会属性,基本功能有三点:一是教化,二是辟邪,三是祈福。一、龙南阳汉代画像石中神话动物形象中最多的就是龙,按功能划分可见有呈祥示瑞的、辟邪的、兴雨的、升仙飞腾的……塑造了龙的卓绝不凡的诸多神异特性。从南阳  相似文献   
152.
内蒙古自治区已形成从幼儿园到大学极具特色的双语教育体系。在我国十八大"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引领和时代要求下,认真总结内蒙古自治区双语教育成功经验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分析其取得成就的原因和当下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新时期内蒙古自治区更进一步促进双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双语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53.
江山 《东方论坛》2014,(6):34-43
在专记东晋中、晚期编年史的《续晋阳秋》中,檀道鸾将文学作为独立学科加以置评。他率先把"独尊"的儒学经典《诗经》与楚辞、前秦百家之言并列,提出了中国文学"体则《诗》《骚》,傍综百家"的"三元"论,并以此"三元"标准评论汉代"赋颂"、建安诗歌和西晋末年诗作。在评价两晋文学时,檀道鸾强调"庄、老"影响下产生的玄学及"玄胜之谈"对两晋道佛文学流变的重要影响。檀道鸾的文学流变史观,显现了南北分裂时期学思活跃、文人反思文化历史、重新界定文学源头的历史现实以及檀氏所历地域文化、家风传统、个人倾向互动等对其文史评论的影响。檀道鸾文学评论的自觉观点,是西晋虞挚的《文章流别论》,与南朝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等文学评论之间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4.
两汉是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时期,其突出的表现就是牛耕的推广及牛耕技术的进步,但是对于这一时期的牛耕技术进步的具体形态学术界尚有不少分歧。我们可以相关文献资料中的画像石牛耕图为基本依据,系统考察汉代牛耕技术所涉及的犁铧、耕牛、耕作方式等诸多方面的形态因素,探讨两汉农业发展的基本原因。西汉时期南方地区尚未出现牛耕,直至东汉中期以后南方地区的牛耕才得到普遍推广。  相似文献   
155.
汉代画像石是我国两汉时期尤其是东汉时期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虽然是一种民间工匠的集体艺术创造,但她同样折射出汉代的时代精神。铺陈美则是汉代艺术共同的美学风格,也是汉代画像石,包括陕北汉代画像石突出审美特色。以铺陈美的艺术风格,汉代画像石反映了汉代人共同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追求,深刻地表现了汉代艺术整体的美学风貌。  相似文献   
156.
汉代长袖舞是中国古典舞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在继承先秦折腰、舞袖传统的基础上,融入了汉代以俗为美,雅俗共赏的审美意趣。汉代长袖舞的舞服、舞容、舞姿的形态之美,在汉代史籍文献以及出土的汉画像石、砖、俑、壁画等文物中清晰可见。本文谨以史籍文献和文物为依据,从汉代长袖舞的表演形式、舞美元素与美学特征三个方面论述汉代长袖舞的形态美,旨在为中国古典舞蹈中长袖舞的欣赏与当代舞蹈的艺术创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7.
本文在以往汉人宗族家族研究与评述基础上,关注了非汉视域的大家族及其研究,以史学、民族学与汉人类学三维度,分析汉与非汉宗族家族研究及其分支阈径,主要为:中国史学本体与人类学本体的历史人类学之家族宗族研究;西欧汉学与西欧汉学脉络的汉人类学宗族研究;中东欧民族学与历史民族学脉络的非汉族体大家族研究。  相似文献   
158.
159.
蔡永红 《生存》2020,(14):0124-0125
汉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汉语文能力。《初中汉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不是单纯地听,也不是单纯地说,也不是单纯地听说合一,它是在具体的情景中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这个过程不是静止的、定向的,而是互动的、多变的。”中学汉语文教学主张听说读写并重,但近年中考、高考只重读写,而轻听说,一张试卷定终身的做法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考试制度的改革依然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60.
《南都学坛》2017,(4):7-10
鹿较早地进入了远古先人的日常生活,成为维系先民生存与繁衍的食物来源的一个组成部分,经过对鹿的长期体悟与审美感知,鹿作为审美对象逐渐由具象层面升华到神灵层面,成为护佑人们趋吉避凶、求仙长寿的吉祥神,部分满足了古代人们的宗教关怀需求。汉画像石中的鹿形象除了少部分日常生活层面,大部分都已神化,这是古代人们对鹿的文化审美的生动体现,对鹿的神化及其崇拜形象表达了古代人们的原始信仰。鹿形象及其文化职能属传统祥瑞文化的范畴,同时,对作为吉祥神鹿的崇拜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后世民俗文化及社会心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