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3篇
人才学   25篇
丛书文集   153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852篇
社会学   123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办公室业务》2013,(1):24-24
如今,我们形容一个人呆头呆脑或痴痴发愣的样子,会用"呆若木鸡"这个成语。可是按照庄子的本意,"呆若木鸡"其实是一个最高级的褒义词,它代表着一种高深境界。此成语出自《庄子·达生》,说周宣王爱好斗鸡,就命令一个叫纪渻子的人,专门负责训练斗鸡。过了十天,周宣王问纪渻子是否训练好了,纪渚子回答说:“还没有,这只鸡表面看起来气势汹汹的,其实没有什么底气。”  相似文献   
92.
成语的“新义”现象和规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重阳 《理论界》2008,(1):145-147
本文拟讨论近些年出现的一些成语“新义”现象的规范问题。这里的“新义”,指的是成语新出现的意义,这些意义已经在一定范围内运用于人们的语言实践,但尚未取得规范资格。本文分为四个部分:一、类型和用例。二、评判标准:动态的规范观。三、新义成因:语言内外因。四、引发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93.
英语作为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英语谚语和成语的创新使用即是1个佐证.这种创新使用使英语更具活力,更富表现力.  相似文献   
94.
试论汉英文学作品中"红色"及其相关词语的涵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红色"是一种符号,也是一种常见的色彩."红色"及某些相关词语在汉英两种文学作品中常见常用,且有较为深广的涵义,涉及民族性、文化与历史背景及所属的社会集团或阶层.它们之间尽管有相同点,但也有不同,而且不同点远大于相同点.  相似文献   
95.
成语是汉语中的精华,反映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色。本文从直译的理论依据、内涵及功能的角度,论述了汉语成语直译的可行性及具体表现、直译与死译的差异。在汉语成语的英译中,直译法能使译文和原文在形式、内容和功能上保持对等,同时传递了中国民族文化,它是汉语成语英译的一种主要的、有效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96.
古人云:“好言难得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姑且假定你下班回家,还没有稍事休息,你太太就叫你帮她炒菜。这时候,假使你回答说:“我要是会炒菜,还要你干什么?”那么你太太的自尊就会受损,认为她就是来为你烧饭炒菜的老妈子,于是,她可能放声大哭,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相似文献   
97.
通过对学术期刊上国际关系类的论文标题汉译英的研究,找出国际关系论文标题英译的类型,从汉语学术论文标题的语言表达形式、语法结构等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探索国际关系学术论文标题的翻译规律,这有利于理解英汉英翻译的特点和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98.
日常生活中,如果要形容一个人会办事情,往往爱用胸有成竹这个成语,意思是说在做事之前已经有了成熟的考虑,各种情况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清郑燮《题画·竹》: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  相似文献   
99.
牛与中国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语言中的牛字成语不胜枚举.牛字成语由相应的牛的属性以隐喻方式产生,这些成语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先后派生关系.本文通过对"牛"字成语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展示了这些隐喻所生的成语在语言层面的内在层级关系.  相似文献   
100.
汉语社论与英语社论在语篇修辞模式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导语(Lead)部分,英语社论较多地直接切入主题,提出论点,而汉语社论却习惯于用说明形势、阐述重要性等来为主题作铺垫;在主体(Follow)部分,英语社论多呈线性发展,而汉语社论则出现更多的"转"与"曲折"现象;在结尾评价(Valuate)部分,英语社论注重用事实说话,措辞较温和,而汉语社论主观性较强,语气与措辞更具有战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