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8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164篇
理论方法论   23篇
综合类   554篇
社会学   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电影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之一,电影片名作为电影的窗口,其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文化交流的成功与否.电影片名有其固有的特点,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很难使得原片名和译名完全对等.正确地采用归化和异化汉泽法,就能有效创作出易于目的语观众接受的译名.  相似文献   
92.
亦仕亦隐,是谢灵运人生的一个显著特点.究其原因,是仕而不得志则隐、隐而不甘心则仕的矛盾思想所导致的,这已是目前学术界的共识.如果换一个角度即从佛教对谢灵运的影响来观照,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本文就这一问题,试图从建台筑舍以延纳僧人、以禅入诗文而释解佛理、潜心研译佛经及交游法师等方面,探讨谢灵运对佛教的传播所作的贡献,由此而窥见谢灵运亦仕亦隐与崇尚佛教切合点.  相似文献   
93.
《圣经》汉译有着悠久的历史。基督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差异导致了《圣经》汉译过程中的巨大文化障碍。本文结合这些障碍产生的原因对《圣经》汉译历史过程中"附会"和"格义"这两种文化障碍跨越策略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94.
借鉴以往的研究成果,探讨日语使役表达的各种用法及其与常用的汉语兼语句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汉语的兼语句,探讨了日语使役表达的汉译问题,并通过一定数量的例句的考察分析,总结了日语使役表达可以直译成汉语兼语句和不能直译成汉语兼语句的各种具体情形。  相似文献   
95.
语言学家M.A.K.Halliday指出,语言可以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一致式和非一致式,并把这种语言现象称为语法隐喻。在翻译实践中,语法隐喻能为译者在目标语系统中语言形式的选择上提供理论依据,通过英语语言自身的语法隐喻现象,透视汉译英过程中一致式与隐喻式的对接。  相似文献   
96.
英习语作为一种广为流传且具有特定含义的固定短语和短句,其翻译不仅是不同语言的转换,更是不同文化的融合.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信息在翻译过程中的丢落是不可避免的,英习语中原有的修辞美和文化内蕴美在译语中不可能原韵再现.  相似文献   
97.
以接受美学为依托,对部分英语文学作品名汉译的变迁进行描述性研究。接受美学确立了读者的中心地位。认为作品的意义来源于作品本身与读者的赋予。文学史是作家、作品的历史,更是作品的效果史。借助接受美学,发现变迁中也有规律:一是译名具有时代特色;二是译者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的转变,即由归化到异化,从意译到直译的变化。最后以《汤姆叔叔的小屋》(Uncle Tom’s Cabin)的译名为例,详尽地描述了译者(原文读者)和读者这两大接受主体对不同时期不同译名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
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很多术语不能简单地依字面含义去理解,进行英语汉语对译时,作者应该弄清楚该术语在我国知识产权法中确切的汉语含义以及相对应的英文表达方式,而不能机械地搬用汉英字典中的英文释义。同时,为了促进知识产权的研究更好地参与国际交流,知识产权研究者还应注意加强与外语工作者的合作。  相似文献   
99.
藏族格言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藏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王尧对现代中国藏学史研究时期的划分,基于译本考察将藏族格言诗汉译史划分为萌芽时期、新生时期、沉寂时期、全面时期和深入时期五个阶段,全面考察不同阶段其汉译特征。藏族格言诗汉译历程与现代中国藏学研究发展历程一致,其汉译特征与藏族典籍汉译普遍特征也高度一致。藏族格言诗汉译活动既是长期以来藏汉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实践,更是民族政策作用下中华民族共同体牢铸进程的具体镜像。  相似文献   
100.
人们一直认为我国传统翻译中过多地强调了"意译",也就是过多地强调了译者的主体性,即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采用"归化"而非"异化"的方法并起着主导作用.然而,古代佛经翻译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在翻译活动中建立起来包括原作者、译者、读者、监督者以及出版者等在内的主体间性关系.事实上,在翻译过程中如果能更多地关注到这样的主体间性,翻译的质量和效果就会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