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6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45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32篇
人才学   13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450篇
理论方法论   93篇
综合类   837篇
社会学   96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3—5世纪,慕容鲜卑人的正统观念在"华夷观"、"正闰观"、"道统观"的阶段性变化中,体现出前燕政权"勤王杖义"、"自称燕王"、"已为天子"的历史性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中原士人出仕前燕的心态也经历了由慕容廆时期受"华夷之辨"影响流寓前燕多为避乱保宗族,到慕容皝时期欣然接受慕容氏政权,甘心情愿建立功勋,再到慕容儁时期认同前燕承续正统的转变。其最为直观的表现即为前燕的德运之争,由四库馆臣在《永乐大典》中辑出的《大金德运图说》的图表中前燕奉行"木德",入燕出仕的中原士人在前燕德运之争中为慕容儁出谋献策,使前燕由慕容儁朝时期所奉行的"水德"最终实现了在慕容暐朝改奉"木德"的转变。  相似文献   
992.
近百年来,明代赋役制度与国家财政,一直是中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学术成果。但其中针对中国历史上的逋赋现象某一侧面研究较多,且相对零散,而直接以明代逋赋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术成果却极少。胡克诚《逋赋治理与明代江南财赋管理体制的变迁》一书的出版,恰恰是从逋赋治理的角度,开拓了明代财政研究的新视野,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93.
《新学术》2007,(2)
除主体的高度发展外,人类的生命体验活动还必须在达到一定的极致状态后方可能发生。由于所促成因素的错综复杂性,则其体验的表现形式也往往大相径庭。“任情纵欲”是魏晋士人继“岁月易逝,生死无常的悲凉体验”后的另一种生命体验表现形式。探究人类这种生命体验何以可能、在何种极致状态下才可能发生、而一旦发生又将表现为何种形式,对理解魏晋南北朝这短短的两百多年动乱史中,何以开出那样绚丽夺目而又诡异非常的“生命奇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4.
明清江南商路的经济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海英 《浙江学刊》2005,(1):99-108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四通八达的江湖水路,形成了其特有的商品流通活跃频繁、自成体系的水上交通网络.各主要商路的分布走向,明晰地反映了江南地区以市镇为基础的城乡之间、镇与镇之间的工商业活动的空间关系结构以及商品流通的动态轨迹;江南各主要商路的主要连接点或中转枢纽,多为明清时期富有特色的各类米粮、棉纺或丝织业专业市镇.明清时期的江南商路对江南地区商品市场体系的形成及市场功能的运转,具有无可替代的影响,体现了丰富的经济内涵.  相似文献   
995.
《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杂剧,是十三世紀第一流作家白朴的偉大作品。 白朴的父亲白华是金哀宗的樞密院判官。公元1232年3月元兵圍汴京,12月白华随哀宗出奔河北,明年3月叛臣崔立以汴京降元。白朴时年八岁,在乱軍中仓皇失母,賴大詩人元好問救护得以保全。过了几年以后,白华才从南宋回来,父子隐居滹阳。1260年前后出游江南,曾居金陵十余载,晚年北返,終身保持金朝遺民  相似文献   
996.
王培华 《河北学刊》2001,21(4):87-92
元明清时期,江南学者提倡开发西北水利,并有所实践。这里所说的西北,指黄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他们认为,国家建都北京,却依靠漕运和海运江南粮食,使江南赋重民贫,而北方和西北广大地区地利不尽、水利不修,东南之重困由于西北之坐食。为了缓解对东南的粮食压力,他们提出发展西北水利的思想主张,但由于北方官员的反对而没有实现。  相似文献   
997.
北宋士人师门姻亲关系主要有从亲戚问学与因问学而缔亲两类。由亲戚而成师弟子的师承关系,多发生在士子启蒙、初学阶段。因问学而缔亲则多不强调其经济条件、家世门庭,而更重视其本人的才学识见。师门联姻有益于扩大文坛交游圈;弟子侍侧既久,于师门学问了解更深;师生交流时更加直接;促进了弟子对师门学术的自觉传承、传播。  相似文献   
998.
清议传统在中国古代形成较早,是民众向往清明之政的心理反映。从汉魏六朝至宋元明清时期,清议现象一直延续在社会政治和士人心目中,并对古代政治体制、士人风尚、民族文化等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99.
康熙十七年(1678)诏开博学鸿儒科前,"新朝士人"虽已在政治上归附了清朝,但"旧巢覆破、新枝难栖"的处境让他们的内心充满了恐慌与失落,个体价值无所归依,人生理想无法实现,他们与朝廷处于一种淡淡的"疏离"态势之中。博学鸿儒科的诏举使"新朝士人"在文化上重新获得了归属感和认同感,政治态度由"疏离"彻底转向"归附"。汉族士人的"国家效忠"意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超越了"民族认同"成为决定他们行为方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00.
明清时期的江南是王朝统治的一个基本经济区,是帝国的财赋重地,州县行政十分繁难.同时又因科举兴盛,官绅密集,工商地主的力量较为强大,是地方利益与国家利益极容易产生矛盾而问题丛多的地方.州县是王朝统治的基础,州县行政的有效施展是地方发展的前提.江南民间的赋役重困、吏治的诸多腐败、社会的繁多矛盾、王朝的秩序危机等等问题,都需要从基层的州县行政开始清理.那种紧张的官民关系、官府在赋役等方面给贫苦民众带来的巨大压力以及其间勉强维持的平衡状态,都是州县官府面临的现实问题.江南地域社会中应该存在的“县社会”颇受乡宦巨室的影响,都需要州县官员细心把握地方绅士们的动向,避免其间可能对官方施政造成的威胁和危害,并充分利用其影响力,促进官府对于城乡社会的全面控制,尽力引导地域社会趋向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