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7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9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23篇
社会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经典的污名化理论对污名做了分类但没有阐明各类污名之间的关系。随着医学人类学兴起,艾滋病污名与社会身份污名的交互现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研究表明,不同种类的污名具有传递性和交互性,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相互作用、吸收彼此的社会文化内涵,甚至通过交互作用再生出新的污名。这些规律和特点在艾滋病污名中表现得尤其突出,不利于有效解决业已存在相关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42.
在当代中国社会急剧转型过程中,污名现象渐趋严重,出现了污名现象不断增多、污名对象不断泛化、污名内容逐渐多样、污名关系愈加交错复杂的泛污名化趋势,并同时呈现出一般污名、交错污名、内隐污名、突发污名与常态污名并存、公众污名与自我污名相分离等新特性.究其根源,在于社会转型期个体风险日益增大,且现代社会高度分工下的知识隔离使个体对风险的认知能力和决策能力相对弱化,同时陌生人社会中的价值冲突、信息化的张力等因素也共同加剧了不信任的转移与扩散,进而促进了泛污名现象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43.
本文选取三峡移民大县——云阳县为研究地,以边缘贫困社区水库路移民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外界对其的污名化现状,同时对水库路移民的生活进行实地探访,还原真实的水库路移民生活图景,探寻外界污名行为背后的原因,力图寻求破除污名行为的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44.
城管污名化是城管执法者被贴上侮辱性标签致使其拥有或被相信拥有某些贬抑属性和特质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外部污名化和自我污名化。城管污名化的形成机理在于城管执法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城管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城管执法内部奖惩制度不健全、部分城管执法对象及媒体的不当宣传、城管执法特定的工作环境和性质以及城市执法理念滞后等。通过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改进城管执法理念、完善城管执法部门机构设置、更新城管执法对象陈旧观念、确保媒体宣传真实可靠等途径可以有效祛除城管污名化。  相似文献   
45.
在当今中国,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达上亿人。他们在忍受疾病困扰的同时,还面临着被污名化的遭遇。本文探讨了这一污名的形成原因、固化过程,以及本世纪以来由乙肝病毒携带者自发的去污名化运动,推动了法律和制度层面上的变革。希望通过分析这一事件,透析其社会背景,了解污名化这一现象在现实中的作用机制,提高对弱势公民权益保护的关注。  相似文献   
46.
正近现代以来,随着世界民主浪潮的不断冲刷,随着我国对女性从政权利的保障,人们日渐接受了女性从政的事实,但是女性领导干部依然常常被"污名"困扰。所谓女性领导干部,就是在国家企事业机关单位担任领导职务,对单位事务负有决策和管理权力的女性人员。与男性领导干部不同的是,女性领导干部常常为"污名"所困扰。所谓"污名",是指社会上存在的对女性领导干部的资历、能力和成就的猜忌、怀疑、攻击甚至诽谤,认为其职务和成就的取得是"权色交易"的结果或者"因血缘而致",而不是凭自身的能力和努力得到的,是依附男权(父、夫等)的衍生  相似文献   
47.
<正>我和《领导科学》结缘始于20世纪90年代,二十多年来,它一直是我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堪称良师益友。《领导科学》之所以能在茫茫刊海中以鲜明的个性独树一帜,并赢得我和广大读者的真心喜爱,我想至少源于以下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48.
《民族学刊》2013,4(6):8
即将由民族出版社(北京)出版发行的《社会性别多样性研究:基于凉山彝族性别关系变迁考察》一书,系西南民族大学马林英教授多年潜心以性别为分析视角、以人类学为研究方法写成的彝学学术力作。该书赢得了国际彝学专家、美国人类学家郝瑞教授和中央民族大学彝族人类学家潘蛟教授的一致好评,并分别作序评荐。  相似文献   
49.
当前,基层干部形象被误读,一些基层党员干部被“污名化”.其原因主要为:名目繁多的“一票否决”让乡村干部有时不得不得罪群众,责大权小、事多钱少没尊严,基层工作的辛苦与待遇不相匹配,维稳任务重等,基层党员干部的政治生态多元、多变、多层次,会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基础,应当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因此,要建立客观公正考核基层党员干部政绩的指标评价体系,优化领导机关与基层权力生态系统的体制机制,加强政治生态环境建设,从民主法治视角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基层党员干部也要在“污名化”的旋涡中自保自证清白等.只有把为民的思路变成群众的致富之路,把为民的实绩变成群众得到的实惠,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党员干部的公仆情怀,才能切实破解基层干部的“污名化”现象.  相似文献   
50.
李翔  安招 《社会工作》2011,(8):91-93
进城农民工子女陷入"被污名化"的困境,是当前这一特殊群体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将社会工作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理念及其个案工作方法、小组工作方法、社区工作方法引入进城农民工子女的污名化研究,有助于激发他们内在的潜能,促使其自觉地接受和适应这个社会并最终被这个社会接纳的理念,有助于进城农民工子女形成健康良好的心理和人格修养,更好地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