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14篇 |
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6篇 |
劳动科学 | 4篇 |
民族学 | 72篇 |
人才学 | 9篇 |
人口学 | 2篇 |
丛书文集 | 121篇 |
理论方法论 | 28篇 |
综合类 | 300篇 |
社会学 | 48篇 |
统计学 | 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18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16篇 |
2015年 | 31篇 |
2014年 | 68篇 |
2013年 | 44篇 |
2012年 | 32篇 |
2011年 | 27篇 |
2010年 | 45篇 |
2009年 | 34篇 |
2008年 | 50篇 |
2007年 | 38篇 |
2006年 | 29篇 |
2005年 | 20篇 |
2004年 | 25篇 |
2003年 | 16篇 |
2002年 | 21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养国是周代的一个小诸侯国,它与江、黄等同为嬴姓,夏王朝以前主要在山东地区,后来逐渐向中原迁移,夏商时期主要活动在河南平顶山地区的汝水两岸,因养水、养陵而称为养氏。西周时南下淮河上游的桐柏地区建立养国,春秋前期归属于楚。养国贵族养由基在楚国为官,被封于今河南沈丘与安徽之间,称养邑。养国一直存在至春秋战国之际。考古发现的养国青铜器,不仅可以证实养国的族源、历史,同时也可以透视养国文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二月河说,一个民族,国家,社会,团体,乃至个人,衡量其素质高低并不是看他的经济实力,也不是看文凭。而是要看两个心灵的标准:一是心灵的软化程度,二是心灵的弹性程度。现在全国各地都在搞读书活动。 相似文献
14.
根据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3个气象站50年(1960-2009)逐月日照时数资料,建立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年日照时数序列,利用线性趋势估计、3年滑动平均、距平与累积距平、滑动t检验和灰色预测等方法,全面分析了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50年来日照时数变化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1)50年间,渭-库三角洲年日照时数呈增多趋势,其变化倾向率为0.75h/10a,增多趋势不明显。春季、秋季和冬季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其变化倾向率分别为-14.53h/10a、-3.86h/10a和-6.29h/10a;夏季日照时数呈增加趋势,其变化倾向率为8.65h/10a。(2)年日照时数在1974年发生了由多到少的突变,在1996年发生了由少到多的突变。(3)建立灰色预测GM(1,1)模型对渭-库三角洲2010~2012年的年日照数进行预测,发现在今后3年内渭-库三角洲的年日照时数将会有所增加,年日照时数在2012年达到2874.5h,超过50年来的极大值。 相似文献
15.
误读的小说和小说的误读———二月河清帝系列小说的历史叙事化借用传统文化资源的经验和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月河清帝系列小说 ,煌煌 13卷 ,凡 53 0余万言 ,一经出版便引起了接受大众广泛的赞誉和评论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但遗憾的是 ,在这种热闹场景的背后 ,人们对二月河清帝系列小说的审美特性产生了误读 ,认为小说文本存在有较强的戏说性 ,蕴含着浓郁的帝王形象仰视心理 ,并把它归结为历史小说创作基本功欠坚实所致 ,窃以为此说谬矣。我们应该根据二月河创作的得与失 ,在他化用传统文化资源的方式、与传统文化沟通的途径和文学走向现代化的历程中 ,对传统文化资源借鉴的程度等比较深的层面进行探究和考察 ,为历史小说创作提供经验 ,这才是研究二月河清帝系列小说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6.
17.
河湟谷地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与黄土高原接壤的农牧交错地带,自古就是我国西部农牧业发展较早的地区之一,在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自20世纪60年代始,这里的水资源生态环境恶化的态势日益严峻,已直接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如何科学合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对其进行优化配置,以及对河湟谷地的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治理提出了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8.
《青海社会科学》2017,(6)
作为藏区的东北边缘,河湟地区自古便为中华民族多元族群交往互动的交通要道。河湟地区同时也是藏区入口和丝路走廊的复线,多种文化圈的相互作用使得不同族群在适应走廊地带多元地理环境的过程中,发生了多种文化的交融。历史记忆了文化交融的族群演绎,"假西番"族群文化交融的历史脉络,以四大文化类型中的"假西番"三种解释与写法,指涉藏区边缘族群交融的历史谱系和文化因子,其历史规律与地缘特征管窥了复合民族结构形成与作用的历史轨迹。就"多元"而言,中华民族共同体具有丰富多样的主体来源和层次包容;就"一体"而言,中华民族共同体具有连接多元族群不可分裂的持续性。在现实性上,"假西番"族群的文化交融,不仅以族体来源的"多元"形塑了中华民族整体的部分,而且以民族交往的共居凸显了中华民族"一体"的构成,最终指向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景交融与理性自觉。 相似文献
19.
民族区域文化视域下的中国梦认同是民族成员基于区域文化的价值认知与价值研判对中国梦价值内涵的承认、认可与赞同,由此产生归属意识进而获得中国梦认同的理性自觉。中国梦价值内涵的民族归旨对民族区域中国梦认同语境的投射,凸显河湟地区逻辑多元的价值语境、次生多元一体的文化构成与"和而不同"的多维特质,从价值基础、价值目标、价值路径的内外相接中共同建构了民族地区中国梦认同的价值共识、利益相通与价值凝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