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9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170篇
劳动科学   24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28篇
丛书文集   445篇
理论方法论   63篇
综合类   865篇
社会学   138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21.
正在司法实践中,作为法院"终极裁决者"的审判委员会(以下简称审委会)在发挥其应有功能时,遭遇若干操作中的障碍,进而其功能发挥面临困境。针对此问题,本文探讨其具体体现及成因,进而分析应对之之策。运行中的功能困境审委会委员行政化程度严重,运行职能不明确,缺乏工作评价标准和奖惩规定,审委会工作一系列措施到位不尽如意。一是应然功能失位。根据《人民法院组织法》和诉讼法的相关规  相似文献   
122.
舆论与司法的关系向来密切又复杂。司法活动因具有特殊的新闻价值历来受到媒体的关注,媒体以及民众舆论的影响力又使得司法机关不能不重视起来。媒体的新闻报道作为舆论表达和舆论监督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在社会事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成为监督司法审判的一支重要力量。然而近几年的一些司法案件中出现了媒体和舆论超越正常司法程序,对案件提前下结论甚至影响和左右司法进程的情况,对司法的独立性造成了不小的威胁。本文以2011年的药家鑫案为例,在理清"舆论审判""媒介审判"等基本概念后,重新梳理了案件审理过程中的舆论审判现象,并试图分析其对司法独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3.
在功能论的意义上,证明标准是为裁判者的事实认定活动划定最低终点线,是裁判结论具备正当性、合法性和可接受性的保障。我国统一证明标准的立法规定违背了诉讼认识的规律,忽略了不同程序的差异与功能,削弱了司法判决的权威性,压缩了辩护的空间。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对统一证明标准提出了严峻挑战,使其失去了适用的事实基础和程序基础。审判中心主义之下,证明标准只存在于审判阶段,应明确审前证据要求与庭审证明标准的区别;明确侦查终结、审查起诉的证据要求和有罪判决的证明标准的差异性。证据要求与证明标准差异性的实现,应在审判中心主义背景下,完善证据能力审查规则;细化庭审举证、质证和认证程序;强化阅卷权、会见权、调查取证权等辩护权的行使和保障。  相似文献   
124.
论现代司法规律与我国公诉权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改革必须遵循司法活动的规律,而司法权的合理配置又是司法改革的核心内容.因此,如何遵循司法规律科学合理地配置司法权,就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和重点.本文试从分析现代司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着手,就我国公诉权配置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①.  相似文献   
125.
王子 《老年人》2009,(5):16-17
梁军是新中国首位女拖拉机手,也是1962年4月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壹元券上的女拖拉机手的原型。几十年来,她拒绝了许多商家请她做产品代言人的好意,不愿用自己的形象去赚取意外之财。然而,她的一张半身照片,却被人用在了一家报纸刊登的假药广告上。为了维护自己的名誉,梁军愤怒地将这家报社告上了法庭。  相似文献   
126.
王养庆 《决策探索》2010,(24):75-75
睢县地处豫东平原,是典型的农业大县,亦是劳务输出大县,年外出农民工10万多人,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涉及劳动报酬、工伤损害赔偿纠纷等案件不断增加。近年来,睢县人民法院在睢县县委和上级法院指导下,紧紧围绕“让群众满意”这一中心,积极探索涉农案件尤其是农民工案件司法审判新模式,有效推动了农民工司法维权深入健康开展。  相似文献   
127.
各国刑事审判程序对预断的“拒绝”,可分为事前防止和事后排除两种途径。正因如此,认为“大陆法系职权主义刑事诉讼没有预断排除规则”的观点值得商榷。显而易见的是,对事前防止与事后排除的不同侧重,正是两种审判模式对待预断的区别之处。预断的作用机制,在心理学上可用“首因效应”来解释,从预断的发生、防止和排除三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十分必要,由此得以阐明两种审判模式拒绝预断的不同进路。并且从法制国家的程序设置来看,拒绝预断只是保障公正审判的诸多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28.
由公诉人行使刑事审判监督职能的合理性以及实践中存在的"监督不到位"的问题,是我国刑事诉讼制度中备受诟病和争议的焦点。本文运用法社会学的研究路径和角色理论解读刑事审判监督对我国现代刑事诉讼制度构建的影响,提出了有利于增强监督实效的"诉监分置"模式的理论构想。  相似文献   
129.
据《重庆晚报》报道:瑞典马尔摩市一座监狱的狱警近日联名将一名囚犯告上法庭,理由是该囚犯长期蓄意对着狱警放屁以发泄对监狱系统的不满,造成狱警不堪其扰郁闷不已。  相似文献   
130.
在"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应用模拟法庭教学法应选择适当案例、把握使用频次、协调模拟法庭教学与课堂系统讲授之间的关系以及与法律法规教学相互配合.模拟法庭教学法在"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在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任课教师教学水平与培养大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意识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