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56篇
  免费   518篇
  国内免费   227篇
管理学   3102篇
劳动科学   392篇
民族学   246篇
人才学   346篇
人口学   61篇
丛书文集   6647篇
理论方法论   1266篇
综合类   12448篇
社会学   1478篇
统计学   315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322篇
  2022年   288篇
  2021年   366篇
  2020年   408篇
  2019年   440篇
  2018年   198篇
  2017年   412篇
  2016年   480篇
  2015年   804篇
  2014年   1671篇
  2013年   1527篇
  2012年   1650篇
  2011年   1982篇
  2010年   1846篇
  2009年   1885篇
  2008年   2165篇
  2007年   1655篇
  2006年   1414篇
  2005年   1423篇
  2004年   1276篇
  2003年   1095篇
  2002年   888篇
  2001年   820篇
  2000年   519篇
  1999年   275篇
  1998年   135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57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81.
船舶物权法律适用规则有规定在《海商法》与《国际私法》中两种立法模式。船舶物权法律适用规则有的国家采取统一制,有的国家采取分割制。中国立法应当将船舶物权的法律适用规定在《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中,并修改现有立法的相关规定,对船舶所有权、船舶优先权、船舶抵押权、船舶留置权的法律适用作出新的规定。  相似文献   
982.
高等学校法律基础课教学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人才的法律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作者从加强和改革法律基础 课教学的必要性及如何进行课程改革等为切入点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研究,以期更好地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983.
采取公法与私法二元划分法,将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分为公法关系与私法关系,旨在明确高校权力与学生权利的界限,规范高校权力的行使,保护学生权利。在学生的教育权受到侵犯时,可寻求合理有效的救济。  相似文献   
984.
作为社会控制的工具,法律与道德犹如车之两轮不可分离,二者的关系是一个历史与现实中永恒的话题。人类的法律发展史告诉我们,从法律的产生到法治的实现就是一个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交互演进的过程。道德法律化强调人类的道德理念铸化为法律,即善法之形成过程;法律道德化强调法律内化为人们的品质、道德。中国古代礼法结合、德主刑辅的思想为我们今天采用德法并治之治国模式提供了一种可行性的历史考证。  相似文献   
985.
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土地的不可再生性和稀缺性,决定了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是一个永恒的研究课题,如何有效配置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土地法律制度的核心课题。虽然《农村土地承包法》和《物权法》构建了农村土地制度的基本框架,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得到较为完善的法律保障,然而也存在着诸多缺陷。通过实地问卷调查,客观地反映我国当代社会“三农”现状,同时结合我国当前的政治及法律现状,努力使构建的农村土地流转体系成为对“现实有效的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986.
法律信仰的建构,民众的守法精神固然是根本,但只有对法的价值合理性和工具合理性产生了双重认同,对“法律人”有了内心的信任,守法才可能真正内化为主体心中稳定的精神内蕴。因此,法律信仰的精神内蕴是以法学家的批判精神和法律职业者的法治精神为其前提基础和内在动因,以守法精神为其完美展现的统一,而在中国法律信仰的建构道路上,并非是民众,而是法学家和法律职业者应当担负起特殊而艰巨的使命。  相似文献   
987.
主流范式的危机:我国食品安全治理模式的反思与重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当前理论研究与实践改革中对食品安全治理形成了以“改善政府监管”为路径依赖的主流范式。这种范式是以管制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的。伴随着西方芝加哥学派的勃兴,管制经济学理论自二十世纪后半叶遭到了重大批判,以此为基石构建的我国食品安全治理主流范式也面临着政府替代还是市场修正、公共利益还是部门利益、政府万能还是政府有限的逻辑性、主导性、主体性危机。应当以管制为逻辑起点,以信誉机制为先导,以不完备法律理论下剩余立法权与执法权的优化分配为启迪,在食品安全中构建市场先行,辅之以政府、第三部门、法庭与私人多元参与的合作化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988.
采用法律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以效率为视角并突出侵权责任法的预防功能来研究无过错责任原则,可以发现无过错责任原则在其适用的领域内,不仅能使侵权行为的外部性成本更好内部化,促使侵权人积极预防以减少侵权行为、降低侵权行为的危害程度,促使侵权人在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实现了社会的最优预防水平;而且还能节约司法资源,并通过免除了受害人举证过错的成本支出而使更多受害人能获得损害赔偿。从效率考察.无过错责任原则比过错责任原则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989.
德国行政裁量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裁量制度是德国行政法学重点研究的理论之一,也是德国司法实务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其发展经历了从一开始的单一概念,逐渐产生要件裁量和效果裁量的分类。并且随着德国行政法学界对行政权控制研究的深入,衍生出不确定法律概念的独立体系及相应的约束机制。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行政法学界以宪法为依托,不断限缩行政裁量的概念和外延,从理论和司法实务两个层面论证了对行政裁量进行司法审查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从而形成了德国现在的从宪法、行政机关自身到司法机关的多层次的行政裁量法律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990.
当代法解释学原理与罪刑法定主义存在尖锐矛盾,根本在于学理对两个“法律”概念---“法律文本”与“法律意义”的混淆。前者是立法者制定的符号,属于客观范畴;后者是解释者对前者阐发的规范观念,属于主观范畴。法律解释正是使前者向后者转化的过程。罪刑法定之“法”,是指法律文本,而非法律意义。据此,法律解释与罪刑法定的矛盾可得到消解:其一,即便是事后创造性的法律解释,因未变更法律文本,仍符合禁止司法造法和禁止事后法原则;其二,以解释填补法律漏洞,只是新、旧法律意义的更迭,与成文法原则不悖;其三,具有语义模糊性的法律文本,只要公众对其法律意义可达成理性共识,仍符合明确性原则;其四,凡在语义向度上能与公众达成理性共识的扩张解释,均非禁止的类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