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23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1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92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120篇
社会学   5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51.
格鲁派尼众僧团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格鲁派尼众僧团在藏传佛教僧团中有一定的影响力,其缘起于宗喀巴·罗桑扎巴大师,约在1385年以后,宗喀巴大师在热振寺后山的则岗修行时,受佛母授记在他的修行地建立女众道场,得名“三丹林”,意即“静虑洲”,格鲁派早期的女众道场由此诞生。1409年,宗喀巴大师以甘丹寺为根本道场创立格鲁派后,“三丹林”随之成为格鲁派最早的尼众僧团。格鲁派尼众僧团作为一个宗教载体或实体,有自己的特点和基本模式。本文依据文献资料并结合田野调研,对格鲁派尼众僧团的历史渊源、组织形式与分布状况,以及格鲁派尼众僧团的教法仪轨作了考证。  相似文献   
152.
中国古代的大学是对中国古代高等教育机构的总称,这些机构或曰大学或另有其名。古代传统大学的文化积淀是从“明人伦”、“修己治人”到“化民成善”,回归人之“性理”的教育精神,再到 “利济苍生”精神文化变迁,传统大学文化具有注重社会本位、注重伦理人文以及重“道”轻“器”等显著特点,这些积淀构成中国大学文化精神的底色。现代大学文化可以借鉴其利济苍生的社会担当、伦理人文的教育理念、“道”“器”融合的思维方式等。  相似文献   
153.
《大理国写经卷》中有一则《诸佛菩萨金刚等启请仪轨》,其中“护国般若佛母启请仪轨”中有一幅“法界轮”图。此图虽然在“护国般若佛母启请”仪轨中,但所绘的应是以毗卢遮那大法身为中心的金刚界法界轮。经爬梳其图像的文本来源以及对法界轮图中的梵字的辨认,其图像形式应为来自不空入唐所传的金刚界曼荼罗,尤其是与金刚界曼荼罗九会中的三昧耶会相关,最外重十六字可以确认对应的是贤劫十六尊。  相似文献   
154.
佛教思想成为垮掉派作家用以观察社会、看待世界的一种人生哲学,对"垮掉哲学"的形成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佛教中诸如禅宗、缘起说、出世说等理念对垮掉派作家从现实世界的压抑中解脱出来,走出自我困境,超越自我意识,重新寻找一套价值体系等方面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5.
道德缘起条件的哲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缘何存在?人为何有德?这是现代伦理学的基本问题,也是社会道德建设的理论支撑。本文从人的生理特性、人的心理特性、人活动的倾向性、物质财富的有限性、人性的完善、个体的社会化这六个方面对此进行分析,从道德哲学上为当代人的道德实践提供理论论证。道德的缘起是多种要素的有机统合,其中,人的自然属性是不可或缺的诱因。它预示,伦理理论的确证不能脱离人性和人的实际生活,伦理规范的推导要合乎人性原则、效用原则、心灵原则。由此,道德才有生命力,才不会被人们悬搁和抛弃。  相似文献   
156.
和谐是伦理本性的追求.对佛教而言,缘起论为佛教伦理中和谐思想奠定了佛学基础,它揭示了万物间的关联,基于它的慈悲是佛教伦理的核心,如是悲智双运来处理各种伦理关系所达致的正是和谐之境.  相似文献   
157.
日本由于本身国力的局限,决定了它在为实现其战争目的时,必然以外交上的纵横捭阖为能事。日本希望以日德意三国同盟、日苏中立条约增加自己与美国讨价还价的筹码,以便解决中国事变,谋求国力的充实,甚至谋求和平地进驻荷属印度支那,建成“大东亚共荣圈”,不战而独霸亚洲。而美国则希望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未来的战争潜力来威吓日本,同时又以中国问题的一定妥协引诱日本,离间三国同盟,争取时间,加强太平洋地区的防务,以确保欧洲第一的战略。正是由于日美双方的相互需要,促使两者走上了谈判之路。  相似文献   
158.
佛教与印度其他宗教的根本区别所在,佛教独创的核心理念就在缘起论。依缘起论观察社会,就形成了佛教独特的众缘和合社会观。当然,这一社会观中也渗透着佛教“无常”、“无我”、“涅槃寂静”的终极指向,正因无常,即社会总的来说处于不断的变迁之中;无我,社会的各组成部分都不能执于自我,各因缘才能协调、互助、达致和合,相对的社会稳定向上才能保持。由于构成现代社会的因缘有变,因此相对于传统社会,其和合的内容、方式与相互关系都在调整改变之中。文章从现代社会家庭、社会组织、社会阶层的和合,现代僧团与佛教信众的和合,法律与政治秩序的和谐三方面作比较,简要论述了其与传统社会的异同。  相似文献   
159.
佛教因果思想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果报应思想是佛教哲学的基本理论,其哲学基础是缘起论,它强调个人的善恶行为必定会对自身的命运发生影响,召感相应的回报。因果报应思想对个体的幸福和社会的协调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在我们社会伦理转换的这个时代,有必要重新审视它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所应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0.
汉人习惯以“新书”泛称子书,刘向也深受这一习惯熏陶,他在经自己校定的子书定稿中题上“新书”以区别于旧稿.刘向这一做法,导致后代学者在探讨贾谊著作专称“新书”的原因时,误把起源归于他.其实,汉代流行以“新书”泛称子书的风气正表现出汉人自觉的创新意识,在汉代经学盛行、文学创作崇尚模拟的社会背景下,尤其可贵.也许正因这种创新意识日渐加强,才会推进东汉学术上经今古文走向融合,文学上诗歌、辞赋等文学体式发生新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