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23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1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93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120篇
社会学   5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中国梦"源于中华民族曾经的辉煌和近代的深重灾难,根植于中国现实的土壤,是执政党的庄严承诺,是中国展示形象让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  相似文献   
62.
米玲 《河北学刊》2014,(2):54-58
晋察冀边区合作社是抗战时期以聂荣臻为首的晋察冀边区领导人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扶持和发展的产物。合作社的产生不仅具有历史的渊源,而且还富有独特的内生性和外源性因素。合作社的创办,有力地促进了边区经济的发展、支持了抗战供给、保证了对敌斗争的胜利。其成功经验值得总结,历史局限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63.
当前,生态问题被打上鲜明的"科技"烙印,呈现出潜在性、系统性和长期性的特征,自然和社会历史发展态势和定位要求为科学技术的旨归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即要求实现人们科学技术观和人类科学技术实践活动的生态转向。这种转向至少应该在四个维度展开,分别是科学技术社会功能的生态转向、科学技术理性价值的生态转向、科学技术评价标准的生态转向和科学技术文化的生态转向。  相似文献   
64.
九十多年前的西姆拉会议是英国逼迫初生的民国政府参加的所谓中、英、藏“三方会议”,是英国实施其调整后的侵藏政策的产物。中国政府在会议的议程、地点、方式和西藏地方代表的地位问题上阐明了自己的立场,力图维护国家主权。西藏代表在会上的名称、权限、地位,要由中英在会前多次“磋商”的事实充分说明西藏其实并不是一个什么“独立国家”。  相似文献   
65.
张永刚 《阴山学刊》2009,22(4):31-34
东林书院崛起于王学盛行之时,以“卫道救时”为宗旨,重在究明学术,传程朱道脉。然其讲习之余,时以文会“联属同志”,“以友辅仁”,体现了对于文学与学术关系的理解。从社之缘起、社之会盟、社之盟主及成员、社中文会盛况等方面可以考察东林书院中诗社活动的发生、发展,揭示作为学术阵营的东林书院不应被忽视的文学功用的一面,为对其进行充分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6.
晋入论书重"意",后世论者却称之为"尚韵";宋人论书重"韵",而后世读者却认为"尚意".这个耐人寻味的问题,至今仍是书法界津津乐道的话题.书法界对这两个命题的研究集中在晋韵或宋意的个体方面,尤其重视这两个时代书家的个案研究;关于这两个命题的生成原因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至今还没有引起关注和重视.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对晋韵与宋意的由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7.
对"实体主义"的批判,显示出宗喀巴思想辩证理性的时代魅力.宗喀巴宗教哲学思想的症结在于,试图把自性和无自性截然区分并通过一定的价值赋予而使它们对立起来.事实上,从一个更宽阔的思想视域中观察,自性事物在生存的过程中有可能转化为非自性事物,非自性事物又将被塑造为自性事物,因此,事物存在性的这种辩证转换,只有透过具体的社会历史性的生存视域,才能获得充分理解.  相似文献   
68.
刘俊哲 《民族学刊》2010,1(1):127-133,167
缘起论是佛教,包括藏传佛教的重要内容。本文的理论旨趣在于深入探索藏传佛教缘起思想所揭示的缘起的内涵、种类,尤其是较为全面地分析论证缘起的宇宙生成论意义。辨析了宇宙缘起论与世界本体论不同的视域和各自不同理论边界,深入地揭示和分析了藏传佛教缘起思想非实体性的特质。  相似文献   
69.
吐蕃僧诤中“离妄想”观念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藏传佛教史上,桑耶寺吐蕃僧诤的影响极为深远,可以说辩论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吐蕃佛教和文化的发展走向。文章对吐蕃僧诤双方关于"离妄想"这一认识的分歧与对立展开了辨析,进而以禅宗思想和中观思想为依据,分析了此次辩论的实质和焦点,最后对学术界一种关于格鲁派缘起性空思想的评论进行了辨析。  相似文献   
70.
二十世纪中国翻译文学的第一次兴盛发生在清末民初阶段,并在短期内成为文学场域中不可低估的力量。异域文学正是通过翻译文学的"中介"性作用,转化为本土文学的精神启示源泉。因此对这一时期翻译文学的研究,具有中国现代文学发生学的意义。文章梳理了近百年来的近代翻译文学的研究史,在不同观点、立场的历史论著中,翻译文学有着不同形式和功能的表达,其研究史本身就是一个被不断建构的过程。被视为启蒙大计一部分的翻译文学,如何发生、为何发生,其意识形态和书写策略如何嬗变,是这一研究领域的核心话题。文章从现代文学源流的多种"话语"形式、翻译文学的学科归属、对翻译文学"缘起"的不同指认和阐释等方面,阐明在中国现代文学视域下的近代翻译文学研究的性质和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