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30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64篇
社会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21.
法制节目成为继新闻、综艺节目之后的又一个收视热点 ,是由于法制节目的基本特征所决定。此类节目题材引人注目 ,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警示教育作用 ,符合电视特点 ,可视性强 ,适应社会的需要。本文通过对广西卫视《法系人间》的内容分析 ,展开论述了法制节目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22.
由五大法系的命运看世界文明的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产生于不同的环境 ,且自身的构成也各具特点 ,因此 ,印度、中华、伊斯兰、大陆和普通等五大法系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了不同的生命轨迹。但对这一事实的研究不能只限于法制史的范围 ,而是还应看到它在昭示世界文明的进程及其隐含的深刻意蕴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23.
中华法系是中国古代特定历史条件下孕育形成的中华民族的法律文化精神和法律治理实践,是以唐律为代表、以礼法结合为根本特征,其影响及于域外诸国的法律文化系统。它在世界法制史上独树一帜,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和中华法制文明的深厚底蕴。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就要不断挖掘中华法系的精神内核,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出礼入刑、隆礼重法的治国策略,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理念,天下无讼、以和为贵的价值追求,德主刑辅、明德慎罚的慎刑思想,援法断罪、罚当其罪的平等观念,保护鳏寡孤独、老幼妇残的恤刑原则,都彰显了中华法系的精神品格和治理智慧。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必须研究和总结中国古代法制传统,深入挖掘和传承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精华,推动中华法系在新时代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24.
唐律是中华法系的代表作,唐律研究自然也成为中国法律史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清末民国的研究者对之也倾注了无限的热情。通过梳理20世纪上半叶唐律研究相关论著,并在其基础上分析各自的研究视角以及存在的学术论争,方能对该时期唐律研究形成完整的认识。  相似文献   
25.
西方发达国家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不同法系的视角分析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的历史传统、各自特点以及不同体系,发现西方发达国家的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不仅仅是单一的初始产权制度安排,而是一个内容丰富的体系,不同法系对西方发达国家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安排的约束是通过对地表权和地下权的制度安排来实现的。在此基础上,从地表权和地下权结合或分离的角度,对西方发达矿业国家的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类型进行了划分。  相似文献   
26.
以两大法系比较为视角,对刑事诉讼中当事人与法官的证据责任进行了分析梳理;指出证明责任是当事人举证不力的风险责任,证据责任是法官裁判职能的题中之义,由于诉讼理念和模式的不同,两大法系证据责任的分担存在较大差异;在分析差异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应确立普通法系当事人证明责任与大陆法系法官证据责任机制,力求当事人与法官双方证据责任明晰,各尽其职。  相似文献   
27.
中华法系特点再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华法系的特点,牵涉到中华法系的实质,以及去芜存精,寻求借鉴等问题,因此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中国古代固有的国情,造就中华法系一系列特点,如农本主义的法律体系;皇权至上的法制模式;儒家学说的深刻影响;法与道德相互支撑;家族法的重要地位;法、理、情三者的统一;多民族的法律意识和法律成果的融合;重教化、慎刑罚的人文关怀等。  相似文献   
28.
独特的中华法系有着渊源久远的畸重实体、忽视程序的文化传统。新中国成立后,重实体、轻程序的思想意识和立法模式曾长期影响和制约我国的法制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的先后颁布与施行,这种畸重与畸轻的立法状况有了重大的改变。然而,在司法机关的执法和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是相对的遵守实体法而时常违反程序法;司法的实体公正不如人意,司法的程序公正问题很多。对此,公民尤其是诉讼当事人怨声载道,社会各界对司法不公的反响日趋强烈,就连政府和司法机关本身也早已意识到司…  相似文献   
29.
"诸法合体,民刑不分"是中国古代法律的传统之一.但这仅仅是就体例来说的.如果论及法律体系,中华法系不但有刑法部门和民法部门的分别.而且还形成了一套与封建政治制度和自然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的各法律部门(有些尚不能称其为部门法).这当然是一个结论,但更为重要的,本文希望为研究古代法律体系及部门法提供一种分析思路.  相似文献   
30.
"律令体制"说肇始于日本汉学界。中华法系不应归结为"律令体制",而是一种"礼法体制"。从"礼法体制"来重新认识中华法系,以廓清长期以来对其的误读、误解和误判,揭示古代中国法由礼典、律典、礼俗习惯法组成的法律样式,寻求中华法系追求"礼法之治""良法善治"的法文化遗传密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