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5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21篇
管理学   47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8篇
人才学   15篇
丛书文集   693篇
理论方法论   115篇
综合类   946篇
社会学   96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1 毫秒
41.
人类一切问题都可以归结为文化,文章主要讲述20世纪西方几股重要文化潮流,包括迷惘的一代、女权运动、马克思主义、意象主义运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运动。正是这些文化潮流相互促进制约,带来20世纪的文化繁荣的盛局。  相似文献   
42.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是西方理性主义文化传统的反动,它孕育于西方现代文化的母胎中,对当代文化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对人文社会科学各门学科的确立产生了巨大的销蚀作用:导致"学科规则的消失"和"生成新的学术领域".面对后现代思潮的挑战,当代文学理论范式的转换应当把握反本质主义的理论原点,这是应对挑战的前提.  相似文献   
43.
当代青年学生是接受社会思潮既重要又特殊的群体,他们具有求新、求异、求变的思想特点,基于此,青年学生接受社会思潮的心理过程较之其他群体有所不同。本文以接受社会思潮的心理过程的三个方面(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为切入点,分析三者的运行机理以及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以期提升青年学生的教育品质。  相似文献   
44.
45.
最近,教育部公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核心素养"迅速成为了基础教育领域众所关注的热点。"核心素养",国际社会称之为"21世纪核心素养"。为积极应对21世纪国际人口与资金的快速流动和科学技术给社会价值链条带来的巨大变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合组织等国际组织和部分国际学者早在20世纪末,就开始思考21世纪到底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尽管国际社会对此尚无统一的答案,但他们均强调价值观的重要性,强调真实情境和非常规复杂思维的重要性。此外,在关于"21世纪核心素养"的讨论中,以下几组关系依然值得关注:专业学科学习和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关系、认知技能和非认知技能的关系、本土性与国际性的关系。?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46.
探讨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接受来源,"日本视野"是不可或缺的视角.近在咫尺的东邻日本,较早接受西方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曾在不同时期给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生成与发展产生影响.但中国作家从日本引入的现实主义理论,有不同的内涵与特质,因而也会产生不同的接受效应.  相似文献   
47.
从社会思潮与青年的内涵及其特征入手,探讨分析了两者之间的辨证关系,即社会思潮引发青年运动并影响青年的价值体系,而与此同时,青年则创造、选择与传播社会思潮.最后针对如何进行社会思潮与青年的良性互动提出了几点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48.
清末两大社会群体--清朝统治集团和知识分子在1905年前后复杂的社会思潮背景中,分别在自身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展开活动,力图制造、控制社会舆论.而从他们的活动与社会舆论的互动关系中,又可观察到当时社会思潮隐与显的不同面相,从而更为深入地理解政治和思想的交织与缠绕.  相似文献   
49.
50.
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研究,是中共党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学术课题。过去通常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重要历史背景之一。本文认为,《新青年》的创刊,不仅标志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始,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阶段的开始。这是对中国共产党创建问题的新的理解,笔者认为这是应该鼓励讨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