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8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60篇
民族学   22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667篇
理论方法论   86篇
综合类   1151篇
社会学   40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90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虚假信息影响目标群体的政策认知,错误引导其行为,是政策执行成功的重要动态阻滞要素,必须在其传播过程中加以引导和控制。文章通过分析虚假信息的成因及其危害,同时结合合肥大拆违的成功案例,提出了虚假信息消解的一系列意见和建议,以提高政策执行的效率。  相似文献   
222.
"自然"、"无"、"虚静"是老子宇宙本体论美学观的核心内容;老子的"无"是中国古代艺术精神的哲学根据,"虚静"是中国古代诗性思维。老子的宇宙本体论美学观对后世文艺美学精神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23.
共生哲学是关于共生的哲学理论,旨在对共生现象进行哲学概括和把握,并从共生视角对哲学的本体论、价值论、方法论、实践论、发展论等若干重要命题进行审视与阐释。共生哲学的本体是共生关系,关系是实在的,主体间性的本质是共生;共生价值论坚持价值的属性说与关系性的统一,坚持价值主体的多元性,倡导建立共生的价值观;共生方法论明确了方法的中介性质,提出了共生哲学的关系思维方法、整体论方法与有机论方法;共生实践论主张实践是人的"类"实践,是"现实生活"的实践,是"关系"中的实践,实践具有共生性;共生发展论坚持发展与环境的统一、历史与现实的统一、当代与后代的统一,主张共生共荣的发展。  相似文献   
224.
王学海 《云梦学刊》2015,(1):113-119
精神科学的社会诠释,对应的是发展的社会现象。在经典与网络新文的矛盾与争执中,有着更高更远层次的重新审察与超前诠释。在人类的差异相处中,让生活实践跟上先进思想,以"有趣"之美育力争精神志向的和平转型,让诠释更具新的社会生命的张力。文化情境就是精神绘画的意境,在一个力求使权力高度警觉、人文价值倍加关注、学术立场高度清醒的"三统一"的场域里,历史与当下给出的平台,也更能使人得到应有的理解与旨趣新的所向。  相似文献   
225.
阳明心学美学蕴涵着传统中国乃至东方哲学美学的深层智慧,"本体—工夫—境界"是其内在的理论构架。本体工夫论是切入阳明心学美学研究的独特视角,传统与当代的统一、东方与西方的会通、本真与本心的辩证构成该研究的基本原则。具体研究内容则从四个方面切入:其一,从宏观的角度,历史和逻辑统一地考察阳明心学美学形成的哲学基础和理论背景;其二,从微观的角度,系统地分析阳明心本论美学的逻辑结构及其独特的审美本体与工夫论思想;其三,从比较的角度,深入地透视阳明心学美学及其本体工夫论思想与西方传统美学理路的不同;其四,从现实的角度,客观地分析阳明心学美学对构建当代中国美学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26.
我的易学与船山的易学联系与差异并存,而此种差异与联系在本体诠释思想上的整合更应予以关注。本文首先回顾了船山的生平及其易学的基本时代背景,阐述了"观"卦的哲学方法与本体含义(对此我曾有专文论述)——我认识"观"卦是基于哲学方法学的认识为易学这个体系如何形成、如何建立找一个经验的、现象学的基础,找一个易学内在的,自觉的方法来说明。其次,对船山易学从整体到部分的本体诠释——船山先写《周易外传》再写《周易内传》,显示出的方法论的观点,就是由大体及于细节。《周易》透露的这个大的宇宙框架怎么建立、如何充实,是从外而内,从大而小的。如此才能够去了解六十四卦每一卦的内涵。再次,在本体易学的层面,本文详细阐述了船山哲学中诸如"道器"、"理气"等一些重要范畴的本质内涵及其在整个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最后,船山讲,"道之枢,德之牖也",人的本质、本性彰显宇宙的"动",于是,从"动静"、"常变"出发,我讨论了船山怎么从本体易学过渡到本体伦理学。综上,我的基本结论是——船山易学承先启后,继承了宋明理气范畴,重视张载,注重"气",但没有减少对"理"的尊重,与朱子的理学仍然有深刻的内在关联。这是一个本体诠释的认识,也是一个方法论上的评价。  相似文献   
227.
主体另解     
学术界一般认为只有人才是主体,但是这种认识是不完整的.主体的基本特征是自由,自由代表自立、自动、自为、独立,凡是能够自由独立自己做主的事物,都是自然主体.自然主体相比较会产生比较主体,比较主体在比较关系中的地位是相对的,可以相互转化.人是特殊的自然主体和比较主体,在自然与人的比较关系中,人的认识参与其中,从而产生了认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深刻把握“主体”的物质本体性对驳斥当前存在的“实践唯物主义”的“实践本体”错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28.
梁启超在近代中国较为全面准确地介绍了宪政理论,但其本人并未接受宪政理论,这表现在其有限政府观念的缺失和对具有干涉主义权能的国家主义的诉求,而有限政府观念的缺失使梁启超最终拒绝旨在消解忖国家权力能量的分权制衡理论,并对约束国家权力的法治主义持摇摆态度.因此,梁启超的思想带有非宪政色彩,而这种非宪政观根源于他对以群体为本位的积极自由的重视和对以个人为本位的消极自由的忽视.  相似文献   
229.
李孟国 《理论界》2008,(11):104-106
本体学说是亚里士多德哲学的核心内容。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和《形而上学》中对本体做出了不同的阐述,分别提出个体事物和形式是第一本体的思想。亚里士多德的本体考察始终相关于柏拉图的相论,起初是对相论的批评,后来则是对相论的回归,这一过程使亚里士多德的本体学说既呈现出矛盾,又显示出深刻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230.
弱势群体的心理困境及消解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弱势群体的心理,多呈消极负面等特点。弱势群体具有较为严重的相对剥夺感、较为强烈的受挫情绪,并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反社会倾向。这无论是对社会的稳定,还是对他们自身的发展都极为不利。弱势群体心理困境的消解,主要通过认知重建策略和合理归因策略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