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7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15篇
管理学   43篇
劳动科学   9篇
民族学   44篇
人才学   14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779篇
理论方法论   96篇
综合类   1291篇
社会学   126篇
统计学   10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157篇
  2009年   149篇
  2008年   190篇
  2007年   169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21.
基于对马克思美学思想和人口思想的认识,文艺学与人口学可交叉整合为一门新兴学科——"文艺人口学".主要研究一定时期内社会环境和艺术生产方式中的社会人口、创作人口、读者人口与作品数量和质量相互关系及发展规律,将"人口"与世界、作家、作品、读者四要素结合,建构以"文艺人口研究"为中心、四要素双向同构的新图式,展开文艺人口与经济、社会、文化、城乡等相互关系的"环境研究",着力创作、接受、传播、人口迁移等"主体研究",强化作品思想内涵与人口审美素质、人口综合质量之间的"质量研究".以文艺人口学视野观察特定时期作者地域分布、空间变化,分析创作资源多寡与"审美贫富差异"问题,以期通过调整文化政策,优化国家文化艺术版图.  相似文献   
22.
网络文艺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艺术样态,具有很强的虚拟性,同时又是与现实世界互为对照、互为表述的镜像世界,仍然具有一种真实的力量。但在真实的艺术表达中,网络文艺创作者过度追求“陌生化”与“异质感”,沉迷于“幻象”与“超真实”的审美体验,符号能指与意义所指不断变化、纠缠与冲撞,导致网络文艺世界逐渐成为一种超级数字场景下符号丛生的伪现实景观,在真实与虚拟的博弈下,现实沦为“表演”,主体也在现实“表演”中走向“他者”。本文以符号学为视角,分析这种文化现象的内在机理并阐释其形式创新与意义生产,从网络文艺的虚拟性“真实”和表演性“真实”着手,论述了网络文艺是一种“虚实”统一的且以能指优势为主导的符号世界。  相似文献   
23.
中国当代生态美学肇发于总体小康社会的现实社会前提之上。物质生产极速发展与工业化快速推进的社会生产状况是中国当代生态美学得以生发的重要土壤,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问题认识的深化也为其提供了宏观政策指导。美学社会基础的扩大使得公民的生态审美权利意识加强,人民旺盛的生态审美需求也刺激着生态文艺作品与中国当代生态美学理论的持续繁荣。美学讨论的去政治化与东西方美学交流的日趋深入,凸显了当代中国构建自主美学话语的紧迫性与必要性。中国当代生态美学以美学话语呼应了总体小康社会背景下的现实需求与生态问题,展现了中国当代美学深切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的学理传统,彰显出美学始终屹立于时代思想制高点的历史站位。经过20余年的发展,中国当代生态美学研究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大旗的指引下,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作为重要战略思想支撑,伴随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而持续深化拓展,已然逐步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立足社会现实的本土化美学话语。  相似文献   
24.
文艺审美的重要特征之一往往是先求诸言意之表,然后超越媒介形式而进入到无言无意的审美境界之中。这种审美意识,在我国古代美学及艺术创作中得到了突出的表现。老庄的虚无学说及其对言意之辨的论述,既是一种人生的哲学,更是一种艺术的追求,它作为一种文化心理意识必然渗透到国人的审美意识之中  相似文献   
25.
试衣间是时尚审美活动的起点,其形式变迁更是时尚审美观念史的具象性缩影,但当前学界并未有效阐释试衣间的文化意义。敞开型试衣间中汇聚着交错的凝视目光,它们用多层次的判断标准塑造了试衣者的社会性形象,这呈现了古典时尚的他者指向性和时尚审美的他律性。封闭型试衣间中聚集着自我反身性的审视目光,它用个性化的判断标准决定了试衣者的个人形象,这展现了现代时尚的自我指向性和时尚审美的自律性。虚拟型试衣间中弥散着不断滑移的瞥视,它们用碎片化的判断标准拼凑着试衣者的虚拟形象,这体现了现代时尚的极端化和时尚审美的游戏化。时尚文化的不断发展为日常生活增添了审美的维度,但时尚文化的极端化又导致了美学陷阱的产生。时尚虽能唤醒审美感官,但却需要谨慎待之。  相似文献   
26.
民族文艺事业是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事业,民族文艺战线是维护边疆社会稳定的重要战线,民族文艺政策也将是促进民族地区安定团结的重要保障。本文认为民族文艺政策的确立应以民族区域自治为基础,制订中国民族文化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建立民族文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与惠益分享机制,制订民族地区文艺事业发展的具体实施办法和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文艺事业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7.
李恭至 《现代交际》2012,(12):17-18
随着文化产业发展的加快,一些文艺演出院团也相继改制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本文对文艺院团改制后的产业化转型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8.
正鼓,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乐器。以鼓作舞,鼓之舞之。在恩施地区,有一种独一无二的打鼓方式,即将鼓背在身上击打,这种鼓叫"土家背鼓"。21年来,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民宗局精心呵护下,历经编导大胆创新,专家建言献策,演员用心演绎,2014年3月2日,恩施州《土家背鼓》走进了中央电视台CCTV-3《舞蹈全民星》录制大厅,成功将这一全国  相似文献   
29.
毛泽东的《讲话》是中国20世纪文学非常重要的文艺文献、社会文献和历史文献。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文学史基本都以毛泽东的《讲话》作为版本撰写、编修的逻辑起点、价值取向与思想依据。王瑶认为在"《讲话》中,毛泽东同志明确地  相似文献   
30.
"乐土"顾名思义就是"安乐的净土",这一意象来源于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山海经》和《诗经》,是古代先民们向往的理想社会。新中国十七年文艺作品中,艺术家们以胜利者的姿态站在新时代角度,在革命家园的想象中赋予"乐土"意象全新的、与时俱进的、革命性的意义:在革命家园中,人们激情洋溢,革命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新中国十七年文艺中所营造的"乐土"境界与以往的"乐土"有所不同,它并不注重浪漫的、唯美的境界塑造,而是回归现实,从生存本真的角度出发,构造的是一个一方现实主义的"乐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