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10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177篇
理论方法论   25篇
综合类   228篇
社会学   37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31.
冯小刚的商业电影遵循了当代消费文化逻辑,切入了城市新贵的社会和个人心理,表达了消费主体的欲望和梦想。冯氏电影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表现出了消费文化视域下的世俗中国形象,如实地透射了中国社会的变迁。冯氏电影通过对光怪陆离的当代中国都市地理的描摹,通过对追求当下快感与艺术化生活趣味的当代城市新兴阶层的书写,通过对消费主义的"仪式景观"的呈现,演绎了后现代的都市景观,塑造了新兴的消费主体形象,表达了以欲望为指向的消费文化取向,构建了消费文化视域中的世俗中国图景。  相似文献   
132.
近年来,抗日题材电视剧出现了亟须反思的娱乐化现象,一些作品披着主流价值的外衣,将严肃的革命历史抽空,甚至置换成娱乐色彩浓厚的偶像剧、言情剧、武侠剧和神剧,既漠视消解了抗日战争的残酷复杂,也是对民族苦难记忆的亵渎。在西方后现代思潮主张的反崇高、重解构的氛围中,抗日题材电视剧更应正视革命历史,以审美性、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影视叙述,高扬崇高和英雄主义精神,弥补社会转型时期大众精神的裂缝。  相似文献   
133.
消费主义作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消费文化,已经伴随着经济、文化的全球化进入中国社会。当前,消费主义价值观念的商品拜物教、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构成了严峻挑战。避免消费主义不良价值观的侵害,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消费文化。  相似文献   
134.
消费主义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最有影响力的意识形态,它不仅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这种价值观影响下,中国当下的一些女性创作表现出对物质消费、身体欲望的平面化、世俗化的追求,这可能导致女性重新陷入被消费的文化宿命。  相似文献   
135.
论"消费主义"在美国的兴起和初步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主义"是伴随现代化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大众消费模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它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萌芽于"镀金时代",兴起于"进步时代",并在"柯立芝繁荣"时期得到初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6.
审美现代性与消费主义意识形态批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费主义文化是现代性历程中发展出的主要的文化再生产模式。在今天,这一文化借助全球化的伪装,推促了审美向日常生活的殖民,促进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进程。审美现代性是现代性的反思维度和批判面向;应该通过审美现代性来反思、批判被消费和审美全面覆盖的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性,揭露作为社会生活本身的意识形态的虚假性,揭示消费时代的日常生活表征出来的审美幻象和消费政治。  相似文献   
137.
纯文学的当代境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从语言、情节、内容、主题、阅读、受众、作者等七个方面对纯文学进行了界定,分析了纯文学在当代遭遇冷寂的种种原因,并对其发展前景做了充满乐观的展望。  相似文献   
138.
舒开智  张丽 《唐都学刊》2010,26(1):31-34
消费主义思潮深刻地影响着当代中国社会的日常生活,重新塑造着我们这个时代的审美文化品格与表征,同时也给学术界提出了新的审视和思考。面对当代审美文化呈现出平面化、世俗化、快感化和商业化的特点,学术界在调整自己学术理念的同时,更要坚守传统美学精神和审美正义,发挥审美特别是文学艺术的超越性和批判性潜能,揭穿日常生活审美化光环遮掩下的消费欲望横行的现实,从而完善主体的审美趣味和心性良知,挽救人的理性与感性的双重"异化"。  相似文献   
139.
消费主义文化兴起于20世纪20、30年代,二次大战以后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得以蔓延,以对物品的绝对占有和追求享乐主义为特征。消费主义文化不仅是资本主义从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转型时期的一种影响深远的经济与社会文化现象,而且还是现代媒体变革与媒体社会文化建构功能和作用不断得到加强的结果。目前中国正处在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时期,不仅经济、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突飞猛进,而且新闻传播事业日新月异,现代媒体的传播建构功能与作用不断得到加强;与此同时,追求物质享受和享乐主义的消费主义思潮也大有蔓延之势,因此对现代媒体的消费主义文化传播与建构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将具有特殊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0.
叶灵凤的小说创作体现了现代都市生活的消费主义取向 ,其创作理念与当前全球化视野中的艺术生产规律有某种历史相似性。他对商业文化、市场拜物教以及现代理性侵蚀下的人性伤痕所作的细致刻画使其小说超越了消费本身。这种有着鲜明的消费主义倾向的小说创作表现出现代都市文学的生存意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