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46篇
  免费   271篇
  国内免费   49篇
管理学   427篇
劳动科学   32篇
民族学   166篇
人才学   99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2586篇
理论方法论   396篇
综合类   5266篇
社会学   523篇
统计学   63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215篇
  2022年   217篇
  2021年   275篇
  2020年   252篇
  2019年   236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162篇
  2016年   229篇
  2015年   402篇
  2014年   748篇
  2013年   505篇
  2012年   546篇
  2011年   596篇
  2010年   616篇
  2009年   586篇
  2008年   661篇
  2007年   565篇
  2006年   447篇
  2005年   375篇
  2004年   337篇
  2003年   277篇
  2002年   251篇
  2001年   265篇
  2000年   182篇
  1999年   122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35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221.
关于"X而X之"结构体的探究主要从"承接关系"、"并列关系"等七个方面论述"X而X之"结构体所包含的不同类型的复句内部的分句关系,阐明了"X而X之"经常充当谓语,有时也充当主语或独立的句子等语法功能并对疑似现象作了辨析.  相似文献   
222.
同地域人与自然的意义符码与善的隐喻、转换展现出相应民族生态审美系统的象征空间,改变着人地相互适应模式,以克服狭隘的自我道德论证与自我需求的毁灭性趋向,克服文化部落主义、地域主义偏见,消除经济霸权、殖民文化、种族政治与对自然疯狂掠夺带来的文化冲突,在最佳对策机制中臻入依天乘时的中和玄域.  相似文献   
223.
白寿彝先生的治学与他的中国通史编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寿彝先生在历史学的许多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晚年主要集中在回族史、中国史学史、中国通史等方面,并表现出总结性、成熟性和继续创新性三个特点。其中中国通史在他的学术规模中居于核心的地位,是他一生研究历史学的最高追求。他带领国内史学家,历20个春秋,终于完成体裁新颖的多卷本中国通史,实现了一个世纪中国史家的愿望,把自己的学术事业推向了辉煌的最高点。  相似文献   
224.
本文对<大唐天竺使之铭>进行了全面研讨,并提出相关结论.首先,就碑铭的篆额书写风格,指出其对汉碑额篆书风格的继承和创新特色,并论证碑额"出"(之)应释为"之"字之不谬;其次,对碑铭正文文体指出其是唐骈体文,略述其形成的过程及特征;对碑铭的主题思想作了概括,指出有一定文学价值.最后,对碑铭某些词语释读予以辨析,这是本文重点所在.本文以照片为准,寻绎碑文,证诸典籍,多方论证,试图对时贤校释,进行清理,管见所及,试作新释.  相似文献   
225.
对中国传统社稷之德的思想进行梳理,批判地继承和创造性地转换应用这一思想,在其同现代道德要求的异质冲突中,找寻其同构的契合点,促进具有时代精神、体现民族特色的当代公民道德体系的形成.  相似文献   
226.
227.
228.
依据中国学术的一贯传统,所谓“诠释学”实际上就是“诠释之道”,有古今之别,更有中西之异。据此,不仅可从根本上阐明中国诠释学研究的合法性,厘清中西诠释传统和理论之间的关系,更能获得中国诠释学研究在“后西方”时代的自我定位和发展方向。中国诠释学研究所要努力探索和建构的,乃是中华文明的现代诠释之道,它将继承和弘扬中华文明的诠释传统,自成一体而又具有充分的开放性、涵摄性和普适性。  相似文献   
229.
《八月之光》以美国南方封闭守旧的杰佛生镇为背景,作为福克纳独创“约克纳帕塔法”世系的坐标因子,该地理空间延续着内战的精神创伤,铺设了种族歧视与迫害的温床。空间批评学聚焦空间的社会文化属性,文学文本空间成为内含多维指涉意义的指示系统。运用列斐伏尔的“空间三元辩证法”,从物理、心理以及社会空间3个层面展开探索,通过主人公乔·克里斯默斯的视角投射出该地理空间下黑白聚居区的冲突与碰撞,个人心理空间中疑似“黑白混血儿”的主体意识的坍塌及白人主导的社会空间对“无身份”种族的围剿。  相似文献   
230.
《庄子》"轮扁斵轮"寓言中是以轮扁为"观"之主体,以斵轮作为推论的逻辑起点.轮扁之"观"具有两种内涵:由"以我观之"走向"以道观之".轮扁斵轮的实践过程以其自身之在为出发点,从或"徐"或"疾"进展到"不徐不疾",由"技"至"道"这一过程既彰显出轮扁"以我观之"的内涵,亦被赋予了"以道观之"的特征.在斵轮过程中,庄子既强调要从人为走向自然,对目的、意图进行扬弃;同时,庄子又承诺了"不徐不疾""得手应心"地斵轮的完美境界,这种自然而然的、近于道的境界无疑是斵轮活动的目的.显然,庄子对于斵轮活动中的目的、意图的扬弃与对于斵轮最终可达到的境界的承诺之间存在着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