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50篇
  免费   271篇
  国内免费   49篇
管理学   427篇
劳动科学   32篇
民族学   166篇
人才学   99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2589篇
理论方法论   396篇
综合类   5267篇
社会学   523篇
统计学   63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215篇
  2022年   217篇
  2021年   279篇
  2020年   252篇
  2019年   236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162篇
  2016年   229篇
  2015年   402篇
  2014年   748篇
  2013年   505篇
  2012年   546篇
  2011年   596篇
  2010年   616篇
  2009年   586篇
  2008年   661篇
  2007年   565篇
  2006年   447篇
  2005年   375篇
  2004年   337篇
  2003年   277篇
  2002年   251篇
  2001年   265篇
  2000年   182篇
  1999年   122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35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9 毫秒
351.
本文从工业产品设计的形、色、质等角度分析阐述了和谐因素的意义与作用,提出了在工业产品设计体现和谐因素的基本理念,论述了在工业产品设计中体现和谐因素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突出人文关怀意识,增强产品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52.
《腊叶》在《野草》的全部作品中是相对较为轻、柔的,带有一种悲情与凄美,在展示鲁迅向死而同时在反抗死亡的人生哲学时,更透射着因爱而萌的生意被确认与肯定下来,这对于他个人的生活以及处于转型中的时代来说都是具有典范意义的。  相似文献   
353.
鲍德里亚在<生产之镜>中对生产主义意识形态提出了三大批判,指责马克思主义是鼓吹抽象普遍性和同一性的概念帝国主义,是鼓吹抽象的劳动和生产至上的人类中心主义,是以鼓吹欧洲文化优越性的种族中心主义.笔者认为他的批判是片面的,也是站不住脚的.本文就上述他的三个诉状为问题展开与他的批判性对话.  相似文献   
354.
蝗虫之死     
人的一生中,经常有无数来自外部的制约,这些制约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最终的决定权掌握在你的手中。  相似文献   
355.
由于自身生活经历的影响,福斯特的作品中经常缺乏父亲形象,而福斯特小说中的“父亲”问题也很少受到关注。拉康关于父亲的理论受到广泛关注,这一理论认为,父亲-母亲-孩子的三角结构是组成稳定家庭的关键因素。父亲的缺失会使这一稳定结构遭到破坏,但是,由于父亲缺失遗留下的位置会由他人或他物来填补,父亲的缺失也是象征性的。在福斯特作品《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中,父亲的缺失就是象征性的,父亲对女儿的监控作用通过其他人物得到了实现,文本中缺失的仅是父亲的形象,父亲的声音却是贯穿始终的。  相似文献   
356.
波普的没有认识主体的认识论认为,认识论是科学知识的逻辑学,与心理学无关;哈克的具有认识主体的认识论则认为,心理学和逻辑学同等重要.他们共同分享的前提是:只有对知识的客观内容的分析才具有逻辑的品格,而对认识主体及其状态和倾向的研究则属于心理学的范畴.波兰尼挑战了这一前提,为心理和逻辑之辩开出了全新的局面.他的个人认识论在通常被视为心理的领域中窥见了逻辑的因素,并且大大拓展了逻辑的外延.  相似文献   
357.
阿奎那认为,自由适用于发自理智和意志(即理性能力)的行为,阿奎那称其为人性行为。人性行为即伦理行为。人的伦理善之完成(道德实践)同时仰赖理智与意志两者的相互配合,而人的行动由潜能到实现的过程端赖自由意志的促动。追求伦理之善即追求人性的成全与自足。意志自由因包含“对已之爱”指向现世人生,又以终极之善为最终的超越指向,并遵循自然法或本性之律之规定,由此而在伦理之善的神圣与世俗间构架起通桥。  相似文献   
358.
从写形向写意过渡——萧梁帝王诗歌的审美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萧梁帝王的诗歌题材琐屑、体式较小,却借用汉赋手法,全方位刻画景物或人物,具有繁缛与形似的特征.当萧梁帝王在相对开阔的空间内精选几处物象,稍作点化,并间之以情时,其诗歌立即体现出简净小巧的风致.萧梁帝王的诗歌,体现了中国诗歌从写形向写意过渡的审美特点.  相似文献   
359.
昆曲作为人类历史上最美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在其萌发的开始就同"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经过文人曲师革新后的昆曲更具"雅"韵而受到官僚贵族的赏识和追捧,这促成昆曲走向两百年的兴盛和繁荣.而昆曲在后来的"花雅"之争中败下阵来走向式微乃至衰落也是因为一个"难"字,真可谓是"成也萧和、败也萧和".  相似文献   
360.
在分析公民环境公益诉讼的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的基础上,对公民提起诉讼动力不足的因素进行分析表明,动力不足的内在结构缺陷表现为经济理性满足度缺乏、生态理性缺失和法律理性先天不足等方面。应着力开发公民公益诉讼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