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6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15篇
管理学   83篇
民族学   70篇
人才学   23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822篇
理论方法论   94篇
综合类   1330篇
社会学   83篇
统计学   1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61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185篇
  2010年   177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215篇
  2007年   190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51.
儒商精神与市场经济的本土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儒商,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说它古老,因为真正意义上的儒商在明代中叶就出现了;说它常新,因为自近代至今,儒商对企业家来说始终是具有吸引力的梦寐以求的理想。1997年4月28 日,《文汇报》以《从书生到现代儒商》为题介绍了交通大学昂立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蓝先德创业与发展的事迹。世纪之交的前夕,儒商热的兴起,给人们带来了启迪,也凝聚起了思索。因此,儒商精神的探索就不是多余的了;儒商精神的现代意义的寻求就显得迫切起来了。一 儒商的出现,是明清两代中商品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普遍现象,而真正意义上的儒商,是…  相似文献   
52.
20世纪中叶有人曾经统计 ,当时世界上主要通过狩猎、打渔和采集野果与蔬菜维持生存的人口仅占世界总人口 0 .0 0 3% ,大部分狩猎采集者只有在世界的边沿地区——千里冰封的北极冰原、沙漠和难以进入的森林——保留了他们的传统生活。而在始于一万年前的驯化动物、培育植物之前 ,全人类都必须通过植物采集、狩猎、打渔的某种结合来维持自身的生存。由于人类是作为狩猎采集者而得到发展的 ,所以我们把人类社会与文化的许多特点归功于这种生活方式。萨满教也不例外。萨满教最早发生于狩猎社会 ,这几乎是研究界的共识 ,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狩猎社…  相似文献   
53.
晚清广州邮政三足鼎立,传统民信局?各国开设的“客邮”和大清邮政并存,但邮政管理统一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肇兴于中外交涉频繁?战火连绵的晚清广州电报业,极大地提高了通信效率,得到了迅速发展?近代邮政在广州商民生活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使用,伴随电报的开设而兴办的电报学堂是广州早期现代化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梳理广州近代邮政电报的开设情况及其特点,有利于较为全面地了解近代邮政电报的兴办对晚清广州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国防以及社会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4.
王飞阳 《船山学刊》2022,(6):117-125
曾国藩论赋以小学为本,着眼学问,强调用字精确;而立足现实关怀,视赋为经世之用,注重修身。这是其赋论思想的根基所在,由此衍生崇古重气、力追两汉的赋学风尚。赋体铺陈,落实在字,以小学为本,触及赋体创作“字本位”之语用考量。赋重学问,气行其中,可观才器,故可为致用之具。赋中之气,则须涵泳,故主诵读。曾国藩论赋不多,主见家训,洵为真切。因其出入桐城、调和汉宋、执掌国柄,所论影响深远。因着眼经世致用,于赋体特性所见不多。虽如是,仍足为晚清之世赋论的有力高声。  相似文献   
55.
晚清文坛早期存在“华夏中心论”的倾向,对西方小说经过一个艰难的认识过程之后才逐渐吸收,大力翻译。与此相联系,晚清的小说翻译经历了从合译到独译、从译述到意译两个阶段。而晚清翻译小说呈现出“翻译中国化”的总体特点,这种特点分为表层文化中国化和深层文化中国化,后者体现在种族存亡意识的突出、中国传统道德的制约、道家出世精神的渗透、绿林精神的移植等方面。  相似文献   
56.
《清史稿》是一部较完整的清代通史,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如果没有袁金铠对《清史稿》的大力刊印,清史编纂最终以何种结局收场还犹未可知,极有可能留下大量的未刊手稿,清史馆中同仁十几年的心血极有可能毁于一旦.此外,刊印者在当时艰难的环境下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所印史稿的质量,为20世纪七十年代中华书局《清史稿》的点校和出版留下了极具价...  相似文献   
57.
唐咸明 《学术论坛》2022,(2):117-132
晚清民国时期郁江流域甘蔗生产和制糖业比较发达,黄糖、白糖上市量大。在以广东等外省糖商为运营主体的推动下,形成了郁江流域蔗糖运销四级网络:郁江和左右江两岸产糖区乡村圩市为蔗糖运销一级集散地,龙州、驮卢、百色、田州、那坡、蒲庙为二级集散地,南宁、贵县、北海为三级集散地,梧州为四级集散总中心。郁江流域的蔗糖以运销桂粤港沪市场为主,滇黔湘市场为辅,蔗糖运销市场范围广,增进了国内外商贸往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郁江流域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8.
经学大师王闿运经学思想自成体系,是晚清学术嬗变过程中极为关键的一环。从流派归属、治经重点、治经方法、有无创新、治经价值取向等方面分三个时期对学界有关王闿运研究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梳理,指出:对王闿运经学的研究才刚刚起步,任重道远;王闿运经学本身较为复杂,绝不能作简单的肯定或批评,应对其经学文本进行全面、细致的解读,揭示其真正的内涵和本质特征,从而给其一个恰如其分的定位。  相似文献   
59.
随着英印殖民地的建立和印茶崛起并蚕食边茶市场,19世纪后期,中国社会各界开始关注印茶在西藏的贸易问题,各类期刊中涌现了大量有关西藏茶叶贸易问题的报道。20世纪初,削减茶税、体农恤商等“挽救利权”的诉求也随之出现。1930—1939年,民族危机加深,复兴茶业与民族危亡和边疆安全休戚相关,关于边印茶叶之争的相关报道也达到顶峰。这一时期的期刊文本显示,在传统帝制国家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变的过程中,边茶的双重属性出现改变,体现了边茶由传统“治边”之用逐渐转变为“御边“”兴边”之用的历史演进。  相似文献   
60.
清中期青海地区国家政权建设增强,为清朝实施以蒙藏分治为核心、严格控制口内外民族交往交流为主要内容的民族隔离政策奠定了组织保障。这种外在的制度性干预,对青海口内与口外造成不同影响:口内较少受到民族隔离政策影响,民族融合广度与深度持续增强;口外及其与口内的民族交往交流受到抑制,遭遇多个层面的抵制,但民族交融生生不息,消解着清朝的政治权威性。这说明源于物质生活相互依存、互惠共生的族际交往交流是自然趋势,民族交融乃是历史所趋与民心所向,并不因国家权力干涉而停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