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80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18篇
管理学   110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230篇
人才学   32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1183篇
理论方法论   163篇
综合类   2056篇
社会学   103篇
统计学   1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271篇
  2013年   209篇
  2012年   240篇
  2011年   296篇
  2010年   276篇
  2009年   274篇
  2008年   283篇
  2007年   232篇
  2006年   195篇
  2005年   185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831.
2009年新疆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了《清实录·新疆资料辑录》丛书(共12册)。该丛书从《清实录》中辑录并整理订补了有清一代十朝关于新疆的重要资料,涉及清代新疆的政治、经济、民族、外交等方面,为研究清代新疆历史所必备,该丛书一经面世,就受到各界的关注与好评。  相似文献   
832.
三峡地区是一个复杂的地理和行政区划环境。因清政府实行不同的销售政策导致了该地区食盐问题的错综复杂,贫困民众为生活用盐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本文分析了清代不同社会背景下的人民食盐问题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相关问题,并作出了深刻反思以启迪现实。  相似文献   
833.
从治经方法的变化考察清代《春秋左传》学的发展,可以看出清代《春秋左传》学发展的内在理路,揭示清代春秋左传学的发展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治经方法对应不同的研究课题,标示着某种学术规范的确立。治经方法因各个阶段所反对的对象不同而变化,治经方法的嬗变实际上意味着旧的课题的解决与新的课题的树立,反映出清代春秋左传学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834.
835.
836.
清代江浙漕粮的七次赈闽,时间上集中出现于康雍乾时期,空间上以输入漳、泉二州为多。赈闽漕粮以海运为主,平均数量约10万石。作为官方弥灾的重要举措之一,清代漕粮赈闽的数量和次数虽然有限,但意义不可低估,不仅凸显了政府对粮食市场的积极调控以及对民生的重视,而且表明了漕粮功能的进一步社会化。  相似文献   
837.
1943年后,国民政府为适应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征补高素质兵员及提高国内兵员、干部素质等需要,在大后方发动了大规模的学生从军运动。该运动发端于四川省三台县,随后迅速遍及大后方各地。运动中大批青年学生志愿参军,对提振大后方民众抗战情绪、转变国统区政治风向和社会风气,以及推动十万知识分子从军运动的兴起和提高国统区军队素质等都曾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38.
宋词经典作为历史性的审美存在,是一代代读者选择的结果.根据清代词选、点评及唱和等传播接受宋词的有关资料数据,对清人选择和认同的宋词经典名篇进行定量分析,可以更客观、科学地揭示文学作品影响力的嬗变轨迹.数据统计结果显示,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李清照<声声慢>、姜夔<暗香>、<疏影>等,是清人最喜爱的经典名篇.清人既传承了部分前代的宋词经典,也建构了一些新的宋词经典.清人对宋词经典的择汰,彰显出经典的两大特征:经典名篇的影响力是起伏不定的,变异性大于恒定性;经典既有鲜明的时代性,也具有突破时代文化环境局限的超越性.  相似文献   
839.
清朝在统一全国的历史进程中,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比较稳妥地解决了民族问题。同时,因时因地制宜地抓紧民族立法,颁行了一系列颇有成效的法律、法规。这对于边疆民族地区向心力的加强和社会稳定、抵御外来侵略以及巩固和发展多民族国家统一、奠定近代中国版图等,都是巨大的历史推进力。对后来(乃至现代)中华民族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这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应该继承,并作为新时期研究、解决民族问题的借鉴。  相似文献   
840.
清代对灾后流民的预防大体可分为未赈之前和已赈之后两种情形,其办法是劝告和清查户口,但由于救济不力和人口的压力,灾民外流的现象仍很普遍。为了让灾民尽快回原籍恢复生产,清政府采取了资送和留养的政策,对那些愿意回籍的灾民给予一定的费用,由官府派员护送回籍;对那些一时难以回籍的灾民先留养再资送。由于大量无业流民冒充灾后流民领取资送和留养费用,再加上有些灾民回原籍后仍会复出,致使这一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乾隆皇帝曾经想废止这一政策,但各地对流民的资送和留养并未真正停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