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49篇 |
免费 | 75篇 |
国内免费 | 17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51篇 |
劳动科学 | 1篇 |
民族学 | 231篇 |
人才学 | 23篇 |
人口学 | 4篇 |
丛书文集 | 1194篇 |
理论方法论 | 167篇 |
综合类 | 2003篇 |
社会学 | 62篇 |
统计学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5篇 |
2023年 | 82篇 |
2022年 | 92篇 |
2021年 | 81篇 |
2020年 | 111篇 |
2019年 | 83篇 |
2018年 | 39篇 |
2017年 | 57篇 |
2016年 | 87篇 |
2015年 | 121篇 |
2014年 | 248篇 |
2013年 | 194篇 |
2012年 | 222篇 |
2011年 | 267篇 |
2010年 | 263篇 |
2009年 | 246篇 |
2008年 | 273篇 |
2007年 | 216篇 |
2006年 | 197篇 |
2005年 | 165篇 |
2004年 | 139篇 |
2003年 | 121篇 |
2002年 | 132篇 |
2001年 | 84篇 |
2000年 | 71篇 |
1999年 | 28篇 |
1998年 | 21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17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4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7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萨满教是满族主要的宗教信仰 ,清代满族举行祭祀神杆活动 ,是萨满教信仰的突出标志。关于神杆所祭之神众说纷纭 ,近年又有“祭天”和“祭乌鹊”两说。其实 ,通过堂子祭神的演变与满族起源传说及结合对与满族关系密切的赫哲族习俗的考察 ,可以认定祭祀神杆即是祭祖。 相似文献
32.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一批美国学者和研究生开始利用新接触到的档案资料研究清代(1644-1912年)法律。由此诞生的最初一批博士论文现已出版成书。 相似文献
33.
34.
陈宝良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
所谓娼尼,清代文献又作"秃娼",其起源当始于南宋时期的"尼站"。清代的娼尼,名为尼姑,实则形同娼妓,是一种迎合嫖客心理的主动行为,致使原本属于修行佛地的尼姑庵院变身为楚馆秦楼。清代以江浙娼尼、泰山姑子为代表的花禅异军突起,大抵证明清代士大夫的游冶趣味甚或游冶文化已经发生历史性的转向。随之而来者,则是佛教更趋世俗化。 相似文献
35.
清初沿明制,通过里甲制度来催征赋役,但这一制度在其运作中很快就出现了现年负担沉重、豪劣包揽和催征系统严重紊乱等弊病.为矫正这些弊病,清廷和各地官府采取各种措施对赋役制度进行改革,但也仍然需要一定形式的催征.有清一代始终没有正式颁行过统一的赋役催征制度,雍乾以后各地自行改革,形成了顺庄催征、乡地催征、里甲催征和义图催征等几种不同的催征机制.这几种催征机制就其基本特征而言,可归结为当时人所谓的“板法”与“活法”.然“板法”与“活法”都存在严重弊病,导致催征效率低下.清政府不去建立常规的行政组织来管理户口、土地和赋役册籍,反映了它只求保证政府税收而不关心国家治理和社会民生的治理理念.这种落后的治理理念是导致赋役催征弊病严重、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6.
清代学政,弊端丛生,导致了大量学政案的频繁发生.尽管统治者历来重视学政制度的建设,不遗余力地推行高薪学政养康制度及改进学政考核制度,但收效甚微.其原因,最根本的就是由于学额所限而给各地学政提供了利益的驱动.在众多清代学政案中,《西域水道记》、《汉书西域传补注》、《新疆赋》等“西域三种”的作者徐松,在嘉庆时期所牵连的“星伯学案”是其中一个典型. 相似文献
37.
38.
清代前期甘肃的农业开发及其历史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末清初,经过长期的战争破坏,甘肃地广旷人稀,满目疮痰,农业经济极度萧条。随着中央政权的巩固以及镇压了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上层发动的叛乱分裂活动,使我国西北边疆地区社会出现了安定的统一局面。在此基础上,统治者劝农桑、修水利、兴屯田、薄赋税,使甘肃的农业经济在清代前期得到了巨大开发。文章拟对这一开发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对我们今天西部大开发的历史启迪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9.
在清代各种书院类型中,以诂经精舍、学海堂为代表的博习经史词章类书院,体现了清代学风和学术思想的特色,因而研究清代书院的文学教育制度,以诂经精舍和学海堂为考察对象.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突出的典型性.两书院的文学教育制度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办学宗旨上明确推崇纯正高雅的古体诗词文赋;二,在文学教育实施过程中,两书院的考课制度最为完善和严密;三,学生自学、教师讲授、师生讨论,是两书院文学教育制度中最根本有效的教育方式;四,雅集是两书院文学教育制度中最符合丈人习性的一种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40.
LIU Fang-liang 《晋阳学刊》2008,(3)
日本江户时代后期,清诗随着频繁的商贸往来大量传至日本并逐渐盛行,其中以袁枚的影响最大。江户晚期著名诗人广濑淡窗尤为赞赏袁枚和清诗。从真性情、个性、天分诗才三个方面比照袁枚与广濑淡窗的诗论,发现两者间相似之处颇多,而且有些观点显然是淡窗取自袁枚,由此亦可见袁枚和清诗在日本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