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8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16篇
管理学   5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31篇
人才学   23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1194篇
理论方法论   167篇
综合类   2003篇
社会学   62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248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222篇
  2011年   267篇
  2010年   263篇
  2009年   246篇
  2008年   273篇
  2007年   216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132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八旗与绿营,作为清朝的经制部队,因民族属性不同,在补用范围和选任方式上各异.但从清初开始,就有旗员充任绿营武官的现象,非常值得关注.本文按高级、中级与低级官员三个层级,分别论述其不同的补放方式,探讨清朝皇帝与各级行政机构在选任权上的划分.同时量化统计旗员补用绿营各级武官的比例,探究旗员补放绿营武官的成因,揭示统治者对绿营的统治方式,以及时代的兴衰对武官制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2.
清代驻京八大呼图克图具体为哪8位?目前存在不同说法,文章依据<钦定理藩部则例>等有关文献记载,认为驻京八大呼图克图应该是章嘉、噶勒丹锡哷图、敏珠尔、济隆、那木喀、阿嘉、拉果、察罕达尔汗呼图克图.文章并叙述了驻京八大呼图克图的主要事迹、职责、历史地位和作用,强调了他们不忘国恩,忠于职守,辅政弘教,护国利民的历史功绩,以及为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保障社会稳定、增进文化交流,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3.
历代中央王朝在经营西域的过程中无不将屯田作为解决粮食运输困难的重要措施,以服务于国防目的的军事屯田方针长期不变。18世纪以来,随着新疆逐步纳入中央政权的管辖,新疆屯田从临时性以边养边措施演变为持久的到全国性的经济开发的一部分,改变了新疆的经济格局。作为一项前近代国家的传统边疆经济政策,对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最后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对新疆近现代历史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4.
55.
56.
57.
清代蒙古族地区比较大的藏传佛教寺庙,均设立各种扎仓(即拉省、学部、学院、学塾、僧院),这些扎仓是蒙古族喇嘛们学习经典的学校、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专业机构。通过这些专业的学习和研究,把印度、西藏和内地的文化传播到蒙古族地区,对于交流各民族文化、丰富和发展通辽地区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大的寺庙中设置的扎仓,  相似文献   
58.
满族家谱的形成及编纂分期问题历来是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主要因为现谱的不足及谱牒确立的标准不一。本文通过对现存清代东北满族家谱的整理,根据历史文献记载,探讨满族家谱的称谓、形成及分期诸问题。  相似文献   
59.
成飞 《中国藏学》2023,(3):83-90+213-214
四川因与西藏接壤,在历代中央政府治藏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同样,其相较于内地,了解西藏、认识西藏也更早、更全面。清代四川3部省志,康熙《四川总志》设“西番”目,雍正《四川通志》设“西域志”一卷,嘉庆《四川通志》设“西域志”六卷,专目专卷记载川西高原地区和相邻的西藏地区,逐渐形成了清代四川省志书写西藏和行省修藩志的特色。此与川相邻的地缘格局,清朝不断调整完善的治藏政策,四川省在边疆经略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及清代从上至下对修志的重视密不可分。清代四川3部省志书写西藏及川西高原地区,经历从西番之地、四川之西域到国家一统下的西藏书写视角的发展,展现出有清以降内地人们从对“氐羌地外”之“吐蕃区域”模糊认识,到以宁静山为行政区划的初步认识,再到大一统疆域观下西藏的成熟认识,反映了清代大一统疆域观中内地时人对西藏认识变化的过程。清代四川3部省志书写西藏的资料,也从延续明代的地方性文献,逐渐发展为基于中央政府贮存的史志修纂,超越了狭隘的地域局限,展现出四川省官署从“经世致用”的地方志修纂思路转变为对标中央政府权威史志编纂思路上,对之后西藏地方志修纂产生了影响,昭示了“一统无外之盛”的大一统政治文化,是清代...  相似文献   
60.
本文研究清代前中期江南无功名准士的三个个案--姚廷遴、沈复、顾震涛,通过他们撰写的<历年记>、<浮生六记>和<吴门表隐>获取其社会生活的信息,归纳出社会生活的三种类型,并进行综合分析,从中窥视清代前中期江南准士群体的社会生活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