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49篇 |
免费 | 75篇 |
国内免费 | 17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51篇 |
劳动科学 | 1篇 |
民族学 | 231篇 |
人才学 | 23篇 |
人口学 | 4篇 |
丛书文集 | 1194篇 |
理论方法论 | 167篇 |
综合类 | 2003篇 |
社会学 | 62篇 |
统计学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5篇 |
2023年 | 82篇 |
2022年 | 92篇 |
2021年 | 81篇 |
2020年 | 111篇 |
2019年 | 83篇 |
2018年 | 39篇 |
2017年 | 57篇 |
2016年 | 87篇 |
2015年 | 121篇 |
2014年 | 248篇 |
2013年 | 194篇 |
2012年 | 222篇 |
2011年 | 267篇 |
2010年 | 263篇 |
2009年 | 246篇 |
2008年 | 273篇 |
2007年 | 216篇 |
2006年 | 197篇 |
2005年 | 165篇 |
2004年 | 139篇 |
2003年 | 121篇 |
2002年 | 132篇 |
2001年 | 84篇 |
2000年 | 71篇 |
1999年 | 28篇 |
1998年 | 21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17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4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7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赵杏根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3):106-110
袁枚文章理论 ,主要有三方面 :( 1 )尚文。经学家与文章家之间 ,袁枚推重文章家 ;文与道之间 ,他特别强调文的重要 ;注重文章的美学价值。 ( 2 )务纯。提倡专务写作 ,以期精诣 ,所为文以纯而不杂为好。 ( 3)尊骈。在消除“骈散对立”的基础之上 ,提倡骈散并尊。其文章理论富有强烈的反传统色彩 ,且体现出很强的“文学本位”观念。 相似文献
992.
金前文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0(1):16-20
上博简《孔子诗论》所见"礼"不多,总共只出现四次,分别用在《清庙》、《大田》和《关雎》的评论中。笔者在考察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认为,"礼"在这几处评论中分别被赋予了"礼仪"、"礼制"、"礼制思想"、"礼治"、"礼俗"和"中和思想"等含义。《孔子诗论》通过用"礼"论诗,表达了儒家的政治伦理思想,但在具体论述时,不是断章取义,而是就诗论诗,较好地揭示了诗的内涵。 相似文献
993.
诰,以上告下之意。古代以大义谕众谓之诰。诰作为王命文书始于西周。如《尚书·周书》载有《大诰》、《洛诰》、《康王之诰》等篇,是周王用以告诫臣工的文书。秦废不用,汉代偶一用之,不为常式。唐代大除授、大赏罚用制诰。宋代始以诰命任官和封赠官员。凡文武官迁改职秩,追赠大臣,贬议有罪,赠封其祖父妻室,均用诰命。 相似文献
994.
清代诗人边连宝著述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胜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0(2):112-114
边连宝为清代北方著名诗人,其诗歌创作及诗学思想在清代中期都独成一家。边连宝一生著述颇丰,除诗、文集外,还有诗话、诗文选本以及史部著作,今传世多为稿本、抄本。边连宝著述的搜集与整理,对研究清代北方诗学与诗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5.
一、奏本奏本是明、清时代臣僚向皇帝上奏文书之一。明初规定,凡臣民言事于皇帝都用奏本。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规定,在京诸司有急切事务不能面陈的,许具题本进呈。这样题本、奏本并行,并进一步规定,凡公事用题本,官员私事用奏本。清沿明制,臣工上书,凡钱粮、刑名、兵丁、马匹等地方公务,用题本上报。凡属官员到任、升转、加级、记录、宽免、奖罚,或降革留任,或特贺赍谢恩,或代所属官员谢恩等事, 相似文献
996.
闫芋锦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3(3):121-123
《能改斋漫录》是南宋人笔记(属词话范畴)中较为重要的一种,上下两卷,内容丰富,涉及沿袭、乐府、议论等14个方面。研究中从与诗歌创作有关的诗人修养、诗歌语言的继承与创新、诗歌语言的运用三个视角出发给出《能改斋漫录》在宋代诗论中的文化定位。 相似文献
997.
赵辉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0(3)
诗是周代乐制中乐的表现形态,属于乐的范畴,故所谓先秦诗论都是乐论."诗言志"原本是西周礼乐理论形态中乐论的一个命题,是"功成作乐"的乐学观在"论乐及诗"时的不同表述."功成作乐"表现的是乐以功德为价值取向,"乐以道志"即乐以功德为表现内涵."诗言志"即"乐以道志",与"功成作乐"的核心内涵一致.作乐以功德为基础,故诗也以歌功颂德为价值取向,这一价值取向决定着诗只能言"志".言"志"于主体来说,表现为美、刺两个方面,即对功德的歌颂和对违德的讽刺,以保证和维护功德的实现.孔子的诗论,包括他的"兴观群怨"说,孟子"王者迹息而诗亡",还有<毛诗序>亦都是从"功成作乐"的理论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998.
清代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广大妇女的积极参与,土著妇女在日常社会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她们不仅是耕织的主要承担者,而且在公共性社会活动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并由此决定了她们在婚姻家庭中享受较大的权利。她们与汉族移民的联姻,又加快了不同族群间的融合步伐,促进了台湾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99.
许颖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2)
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代王朝,经历了268年的盛衰变化,在此期间,典章制度也不断变更.行政处分制度作为管理官员的典章制度之一,占有一席之地,有其存在的客观性与合理性.对有关清代行政处分制度研究的情况进行考察、总结和概述,可为清代行政处分制度研究的进一步展开提供便利条件. 相似文献
1000.
中国现代诗歌美学的奇峰——论艾青的《诗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永健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5(4):1-9
艾青的诗论以形象精到的语言描述了"真、善、美"相统一的美学观作为诗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出了以真善美相统一为核心的"人民即诗神"的诗歌创作与诗歌评伦的美学主张,系统地以文艺美学来论述诗歌创作过程与诗美的特质,科学地揭示了诗歌作为艺术的本质特征。艾青诗论在中国现代诗歌美学研究中占有崇高地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