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5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30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86篇
社会学   20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决策探索》2010,(11):9-9
习近平同志近日指出,当前在一些党政机关文件、一些领导干部讲话、一些理论文章中,文风上存在的问题仍然很突出,主要表现为长、空、假。他要求官员切实改进文风,提倡“短、实、新”。社会对此反响强烈。大家认为,改进文风的关键是领导要带头,要害则在改进作风上。  相似文献   
72.
踮起脚尖     
《少年中国》 荧火虫 用来偷碗的光 头摇晃 才能背会文章 跟晨风 绕过梅花桩 你的剑 马蹄也追不上 打瞌睡 先生打我手掌 柳树叶 放在唇边回响 一滴墨 一朵梅花放 牵着手 留下一缕芬芳……  相似文献   
73.
天空飘着雨丝,不知不觉,我又来到这里:第三颗梧桐树下。我尽力不去想她,可是脑海中依旧浮现出的是她。她飘逸的黑发,她浅浅的微笑,她身上那缕永远去不掉的清新薄荷味……  相似文献   
74.
闲情逸致     
笑汀 《老年人》2006,(12):44-44
表达闲情逸致的文艺作品,最不带功利性质,甚至没有什么目的性。就像人在心情轻快时,往往会不自觉地哼几声小曲或惬意地喃喃低语一阵一样。因此,古代许多诗人,在做这类题材的诗歌时,大多不计工拙,流水行云于笔底。奇妙的是,越是信手挥洒、信口哼成的作品,往往越显自然、清新和亲切。“牧童归去骑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这样的笛声笛韵,或许比那专业的乐师所吹奏的乐曲更令人心旷神怡。人生的情境、心境是不可能定格的。杜甫一生支离飘泊、忧国忧民,所歌所咏虽然大多为国家之难、苍生之苦,但偶尔也会有“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的乡…  相似文献   
75.
一下飞机,丽江的清新空气就将旅途中的沉闷一扫而空.一字排开的红色出租车在外候着,据闺蜜儿的经验,机场距丽江古城大概30公里,乘出租车可能花费要七八十块,不如坐民航大巴,半小时到古城只要10元.  相似文献   
76.
李珣是五代西蜀花间词人中的一名重要作家.他的词风清新明丽,主要体现在白描手法、清新优美的意境、清丽自然的语言和清空善转的结构等四个方面.李珣的这种词风赋予了其词与花间风调有别的艺术风采,不仅为浓香腻粉的花间词坛增添了一道清新明丽的风景线,也因此奠定和确立了他在花间词坛乃至五代词史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7.
环境是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条件。草木葱茏,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家园。本次习作请同学们根据生活中存在的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现象写一份建议书,把存在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解决问题的建议写清楚,写具体。  相似文献   
78.
诗意环保家     
<正>室内设计师自己的家,从来都是他们将自己的风格特征与奇思妙想发挥得淋漓尽致的地方。典雅、温馨的氛围,充满艺术气息及生活情趣的环境,还有来自跳蚤市场的各种二手物品,它们在设计师布鲁克·詹内蒂的家中融合,让人不禁惊呼:一个环保的家原来也可以这么美。  相似文献   
79.
林颐 《社区》2014,(12):57-57
那天重看《红楼梦》,第八回里,贾宝玉在宁国府吃早饭,有一碟豆腐皮儿的包子,宝玉知道晴雯爱吃,就索要了一碟来,只说是自己晚上要吃的,叫人送到荣国府交给晴雯,但是被宝玉的乳母拿去了导致宝玉大发脾气。  相似文献   
80.
试析清末修律中礼法之争的力量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清末修律时爆发的礼法之争 ,以前的论者多以为体现了礼教派的强大和法理派的软弱。作者从奕匡力和他主持的宪政编查馆入手 ,对礼法之争从动态和静态两方面进行了分析 ,指出历史的事实并非如此。法理派并不是势单力孤 ,清政府也不是礼教派的坚强后盾 ,礼教派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并未取胜 ,法理派也根本谈不上言败。鉴于中国法律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在礼法之争中迈出的 ,因此对双方力量对比的分析将有助于我们对中国法律现代化进程作出新的认识与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