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9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25篇
民族学   52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569篇
理论方法论   64篇
综合类   802篇
社会学   37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近现代大学教师劳动关系滥觞于清朝末年京师大学堂的建立。“列作官职”的教师身份定位奠定了大学堂教师劳动关系的基础,形成了政府介入其中的劳、资、政三方互为作用的官学相结合的社会经济关系。在《奏定大学堂章程》等法规约束下,京师大学堂教师的法律关系、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呈现出这一时期特有的表现形态。总体而言,这段时期确定了近现代大学教师劳动关系的雏形,并呈现出试图逃离官僚化、体制化、半殖民性等藩篱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2.
本文运用馆藏档案,通过社会运行的大范围考察,剖析街区自治组织苏州市民公社发展中的弊病,说明其解体的缘由。  相似文献   
173.
丁芮 《社科纵横》2012,27(12):98-100
清末民初,随着城市环境的发展,原有的维护北京城市社会治安的政府机构和方式已不能应对当时复杂的局面.在各种因素的合力下,近代北京警察应运而生.清末民初,北京警察机构及其职能逐渐完善,取代了传统的治安机构和方式,警察成为维持社会治安的中坚力量,形成了与传统有别的现代社会治安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4.
笑汀 《老年人》2010,(2):48-48
1 湘潭出人才,文学艺术和文化学术领域的人才尤盛,清末民初时期的人才更盛。而这一时期的湘潭人才群之成长,都或多或少跟一代宗师王闽运有些关联,如弟子齐白石、杨度等人。  相似文献   
175.
山东的植树造林在清末新政时期备受重视,各级官吏和新式社会团体农会大力倡导,林业公司、林业会、树艺局、林业试验场、农林学堂纷纷设立,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植树造林活动搞得有声有色。清末政府的农林政策,山东地方当局对发展林业的重视,德国在青岛造林的刺激以及经济效益的驱动,为当时山东植树造林获得成效提供了条件和可能。  相似文献   
176.
奉天是东北开禁前汉族移民迁入最早、聚集人口最多的地区。咸同之后的放垦主要是以官荒为主,包括奉天东边的封禁地、牧厂以及围场等。随着以上禁地的纷纷开放,移民日益增多,人口数量大大增长。  相似文献   
177.
谢祺 《百色学院学报》2011,24(2):133-137
《广西边事旁记》是近现代史学大师孟森的第一部史学著作。该著的写作背景、体例与内容,所反映的治史方法与历史观,以及清末广西的边疆情势及"新政"之推行,皆可为今人了解孟森的学术生平及研究清末广西边疆问题提供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78.
中国城市管理模式正面临由传统的行政模式向现代公共管理模式转型,需要构建多元化社会参与的城市治理格局。民间组织弥补了政府在城市管理、社会服务方面的不足。然而民间组织在中国仍然是一个新生事物,其发展和完善还需要进一步探索。然而在清末民初,民间组织曾经纷纷涌现,为缓解当时社会矛盾协调社会发展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9.
近些年来,对清末立宪运动的研究已成为史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除整体研究外,区域研究也日益深入。但学者以往多把注意力集中到长江流域和东南各省,对直隶的研究却很薄弱。其实直隶立宪派在当时扮演了很活跃也很复杂的角色,直隶的立宪运动也是全国立宪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0.
19世纪70—90年代,国人早期商业报刊的兴起,未尽然是感应了中国资本主义发达的时运,却在相当程度上因应了洋务强国的思想浪潮。随后,维新思潮推动中国民族报业攀上了第一个高峰。没有任何一个典型事例比维新运动中国人报刊的起伏跌宕更能说明社会思潮之于媒介兴衰的重大影响力了。而清末最后十年,"启蒙"、"革命"思潮则带来了白话报刊之崛起及口语传播的复兴。透过清末社会改革运动中的媒介嬗变,可以清晰地看到,作为一种重要的推进力量,传播媒介与时代思潮相扶相长,社会思潮有时甚至可以促使传播媒介跨越客观社会环境和物质条件的制约,急速跃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