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3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25篇
民族学   50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571篇
理论方法论   63篇
综合类   797篇
社会学   37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31.
我国大陆地区学界对1905年抵制美货运动的研究,在多个领域取得了相当的成绩.至于研究的不足之处,最为严重的就是区域差异大、研究严重不平衡,受民众情结制约忽视政府视角,资料建设亟待强化,在分析问题时的片面性,对阶级分析法的漠视,以及观点值得商榷等.随着学界在此几方面进行全面改观,相关研究定将走向深入,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32.
19世纪末,西学思潮输入中国,原本传承伦理道德、维护社会秩序的教育不得已走上了转型之路。自清末学制改革以来,文学一边"革"了八股制艺的标签,一边开展"新民"的塑造,进而开辟出了一条学科化探索的路径,为新文学的到来积蓄了力量。  相似文献   
33.
当代中国出版社2012年1月出版本书撷取的是在中国近现代历史转折时期的典型人物。没落的晚清当然是渐行渐远的背影,而扑面而来的则是与以往不同的民国面孔。作者以学术情怀追求大众趣味,语言简洁生动,力求"雅"而不"曲高和寡"、"俗"而不"下里巴人"。选择人物一生中的重要基点和拐点,高潮和低谷,进行发掘、揭示和点化,有血  相似文献   
34.
清末满族英杰汪笑侬、英敛之,是最先将毕生精力,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化及文学伟业结合起来的满族人.他们各自的社会理念与文化作为不尽相同,却都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小视的功绩.  相似文献   
35.
<正>木斋教授来西子湾客座一年,即将赋归,出示其四十年来创作之诗词及新诗作品,嘱我阅后抒感数言。我知道木斋教授近年深研古诗与曲词发生史,发为新论,轰动学界,不料他同时也热衷创作,而且积稿成笥。因思清末民初交替之际,豪杰之士有志一新旧体以赋大好新世界,前则有黄遵宪、梁启超之召唤,后则有胡适、闻一多辈应之以语体与新格律,但鲁迅、郁达夫以迄陈寅恪、高阳等仍寄情于所谓"旧体"。四十年  相似文献   
36.
1902年中英议修商约谈判是清末清政府积极修约实践的重要事件.这次修约涉及中英关系的诸多方面,并对晚清中外关系的整体格局有所影响.在这次谈判中,有关外人参与中国口岸米谷转运出口的问题,成为修约谈判中的一个重要议题.中英双方几经会谈,签订了《中英续议通商行船条约》.该条约使清朝取得了一定的自主权利,实现了在一定程度上对外人权益进行限制的目的.在这次议修商约谈判实践中,充分显示出清政府外交态度之转变,其在外交上维护自身利权的意识逐渐加强.在清政府积极修约态度的变化之中,还可以看出其中对外交涉与内政变化的密切关联,外交观念的转变中有对外国势力逼迫下政治经济主权利益的切实诉求.这种努力虽然不能改变屈从列强的大格局,但却在一定意义上显示出清末政府外交中值得注意的动向.光绪末年显露的清政府外交态度之转变成为国人外交观念转变之趋向.  相似文献   
37.
清末川边改革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末川边改革是一个历史过程,和清末西藏实施新政密切相关。清政府在川边进行改革,既是为了抵御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也是为了解决川边存在的问题。从进程上说,它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从内容上讲,它包括政治上改土归流,建置府县;经济上鼓励垦荒,兴办厂(场)矿;交通上修筑道路,办理邮政;文教卫生上创办学堂,设立官药局,改革旧的风习等。这一切有利于川边地区的杜会进步。  相似文献   
38.
清末政局动荡,为了维护统治,实行新政,进行教育改革,废除科举制度,开办近代学校.清末新政以前,由于特殊的社会原因,长吉图三地已经出现了近代学校,随着“新政”的开展,长吉图三地的近代学校开始得到发展,并形成各自特点.移民的涌入,使长吉图三地人口迅猛增长,在客观上促进了近代教育的发展.新式教育虽然蓬勃发展,但旧的传统教育并没有立即退出历史舞台,无论怎样,清末近代教育为民国以后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9.
清末时期,安徽淮河流域水旱灾害频发,对该地区的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秩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主要包括对农作物的破坏,对农田水利设施的损坏,对农业劳动力的伤害,造成农业人口的大量流动,扰乱正常的农村经济秩序和农村社会秩序混乱动荡等方面。  相似文献   
40.
四川凉山州会理是一个多民族县。在四川会理档案馆保存的大量晚清绅民互控档案中,众多反映因屯粮征收而引起纠纷的案例,向我们展示了乡村社会权力关系变动图景。下层士绅、催粮总催、普通民众在抗粮不纳纠纷中所采取的策略、州官审断抗粮不纳纠纷的原则与取向,显示了晚清下层士绅在介入地方公共事务的过程中,自身权力的来源已发生变化,但其权力并未明显上升,仍然受到官和民的制约。尽管如此,这一变化仍然对地方社会权力关系的变化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