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3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25篇
民族学   50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571篇
理论方法论   63篇
综合类   797篇
社会学   37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清朝末年,女性犯罪凸现。由大理院的统计可以看出,河南省女犯无论数量、类型都较直隶省为多。犯罪者年龄趋于年轻化、无业化,拘禁女犯有被开释和保释的机会,且多数可以交罚金,对女犯如此详尽的统计,可以看出清末社会对女犯监禁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52.
方勇 《社科纵横》2010,25(6):66-68,72
绵延中国数千年的传统法律文化体系,至清末时,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西方法文化的冲击面前,传统的封建法律及文化体系无法适应变化了的社会政治经济形势,改造和重塑中国法律体系已成为社会有识之士的共识。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作为清末法制变革先导的薛允升,在精研中国固有律例的基础上,融汇外国法律,提出了自己的改法修律思想,并对后来的清末修律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53.
清末曾发生过一件十分重要的民间艺术传播活动,就是杨柳青年画在新疆的传播与发展。杨柳青年画传入新疆是以商贸活动为载体的,商人虽未载负文化传播的使命,却常常是文化传播的先行者。杨柳青年画传入新疆之后产生两种新的形式——"格景"和"祥林",它们是按照新疆民族宗教文化需要而创作的,同时又对新疆民族民间艺术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杨柳青年画在新疆的传播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主要是基于杨柳青年画与新疆民间艺术本身所具有的"自娱性"与"娱他性"这一共性;同时也基于杨柳青年画强大的生命力,新疆地域民族文化、屯垦文化的特殊性等因素。  相似文献   
54.
刑讯在中国传统法律制度的运作中本有其特殊的功能. "海通"以来,西人却以之为中律野蛮的重要表征.甲午、庚子以后,西潮的影响愈趋扩大,朝廷和读书人开始自认野蛮,倡导包括废刑讯在内的带根本性的法律改革.修律大臣和朝廷高层并非从维持社会治安的角度,而是从收回治外法权的视角去思考问题,骤然废止刑讯(只保留死罪可刑讯),将刑部、御史和督抚认为废刑讯将不利于审讯的谏言置之不理.结果废刑讯的谕旨实际得不到很好地执行,原来寄予厚望的西式审判厅之效果也不理想,反而导致讼狱积压、滥用非刑的恶果,于斯可见清季修律急于收回治外法权而不顾实际国情的特性.  相似文献   
55.
清末以官办、教会学校为代表的新式学校大力发展双语教学,加速了西学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取得了显著社会效益。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双语教学发展的时代背景,进而剖析其教学特点及其取得的成效,最后阐述其对当前高等院校开展双语教学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6.
孙中山所领导的资产阶级武装起义中,会党元素地位举足轻重,而学界对它却多有否定.其实,借助会党是现实斗争的选择,并非脱离群众的军事冒险.孙中山及革命派对会党进行了改造,尽管也存在一些不足.1908年以后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将注意力集中到了新军身上,不过会党在这一阶段仍然是革命中坚,该阶段应该视为新军+会党阶段.所谓"输入式"革命的观点,乃是对孙中山武装革命中的会党元素的疏忽.  相似文献   
57.
协饷制度是清代一项极其重要的财政经济制度,系为保障军需供应而专门设计并通过政权力量来确保实现的。制度运作深受时代因素的巨大影响,尤其是近代以来,面对各种挑战,协饷制度屡经调适。清末新政期间,协饷制度因时局影响和新政冲击而举步维艰。清政府有意对其改弦更张,然终因诸事掣肘,加以政局动荡,未能措置得宜而被历史湮没。  相似文献   
58.
清末审定教科书的标准有二:其一为是否合乎当时的教育宗旨,即对教科书进行意识形态色彩的思想性审查;其二为是否合乎现代教育的基本规范,即对教科书进行教育的学术性和技术性审查。从审定的实际情况看,教育的学术性和技术审查对于保证清末教科书的质量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不能估计过高;思想性审查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排满"革命等社会新思想的传播,保护了旧有的思想意识形态。就此而言,清末的教科书审定为我们理解当时的新式教育乃至整个社会思想的变迁都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59.
清末新政时期,江西政府积极倡导实业,赣南以此为契机掀起一股实业发展热潮。随着农工商矿局、工艺局(院、所)等主导机构的相继成立,赣南在保持原有传统行业优势的同时不断进行更新,并积极进入新式行业,实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文章从工商、农务、矿务等三个方面对清末新政时期赣南实业发展情况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0.
被已有史著长期描述为高达50-80%的清末民国赣闽边区的地租,其内涵实际仅为土地一季的"正产"量的比率;根据边区耕地二熟"副产"十分普及以及它在佃租农民生产、生活的重要地位的等情况,比较各种等级土地的不同地租率,考察副产收获量及其在土地总产中所占比重,分析最高地租土地反而农民争相承租等情况,得出边区土地的真实地租实为36%左右;地租率奇高则是土地生产剩余更高而更受佃农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