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4篇 |
免费 | 6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2篇 |
人才学 | 2篇 |
丛书文集 | 16篇 |
理论方法论 | 2篇 |
综合类 | 31篇 |
社会学 | 4篇 |
统计学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2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1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1篇 |
2001年 | 2篇 |
1999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邓小平同志对改革开放的论述是全面而系统的,他指出,我国的改革应先农村改革,后城市改革,先经济体制改革,后政治体制和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相结合;改革开放要逐步推开,稳步前进,具有渐进性;在改革开放中始终注意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惩治腐败,加强廉政建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同志对改革开放的论述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又是新型工业化思想的先导和基础。邓小平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与实践具有发展的渐进性、深刻的人民性、显著的物质性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14.
袁勇志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3):94-98
在企业创新过程中 ,理解创新的重要性并不难 ,难的是认识和掌握创新的一般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激发和管理企业的创新行为。企业创新的根本问题是在创新中把握创新。企业的渐进性创新是企业稳定发展和巩固市场地位的重要条件和重要途径 ,但这容易导致“成功综合症”和“创新麻痹症” ,在技术发生突变的情况下可能陷于困境 ;突变性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机遇 ,但由于其不确定导致了其过程的高风险性。渐进性创新和突变性创新在企业创新过程中的性质、形式和使用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但不能因此而理解为是企业的两种创新行为和创新过程 ,它们是企业创新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由此 ,设计反映企业创新客观要求即把渐进性创新和突变性创新统一起来的企业组织制度和组织形式 ,就显得十分重要。不创新的企业必然灭亡 ,而不会创新的企业同样难逃失败的厄运 相似文献
15.
面对日益动荡的市场环境和迅速的技术发展,为保持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成熟企业必须开展突破性创新。突破性创新代表了革命性的技术进步,渐进性创新则是对旧技术的微小改进或调整。突破性创新和渐进性创新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技术内容的新颖程度(即根植于创新中的新知识的程度)上,渐进性创新建立在成熟企业使用的既有知识上,持续地改进那些用来实现企业目标的方法和材料;因为突破性创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
在研究最优货币政策选择时,一种是在确定性等价原则下对最优货币政策选择进行讨论,另一种是在不确定性下进行讨论.确定性等价原则是指货币政策制定者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可以忽略干扰的不确定性,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时就如同在确定性环境下一样进行. 相似文献
17.
论制造业企业的跨国经营战略以日本丰田公司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中企业国际化的渐进性和海外市场模式选择的不同角度,分析了如何选择合适的企业国际化发展路径,以及如何加快企业的国际化进程等企业跨国经营战略问题,并通过对日本丰田公司国际化发展的系统案例分析,试图对中国企业的“走出去”战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从发展历程和内容布局上看,国际统一实体法具有渐进性和不平衡性的特征性表征。追溯国际统一实体法渐进性的历程,探索其内容上不平衡性的原因,对实体法国际统一立法的对策研究,尤其对冲突法将长期存在的必要性的认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社会,作为工具性的政府是建立在合目的性的基础上的,是产生于社会并服务于社会的组织体;政治越发展,政府就越能增进与实现公共利益。因而,公共性是现代政府的价值追求,在转变政府职能过程中,不能违背、侵蚀这一价值定位。在转型的中国,政府存在并运转于一定的空间中,具体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要素集结成一定层级政府的任务环境,它们形成了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强大动力,也影响着政府职能转变的效度。政府职能转变之所以步履维艰、过程之所以呈现出渐进的特征,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它受到来自政府、市场和社会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全能政府的惯性、职责同构的弊端、市场质量的影响和社会发育的迟缓以及现实利益的阻隔。政府职能的转变不仅取决于政府自身的作为,市场质量、社会组织的自组织力也是影响其效度的重要函数。因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政府职能转变仍然会是行政改革中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30年改革开放取得了重大成就,在此过程中也逐步形成了国内外学术界一直热议的“中国模式”.“中国模式”的产生在于对中国出路的不断探索,对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经济制度的不断改革.“中国模式”的精髓,在于其是一个有条不紊、循序渐进的制度移植过程.归纳“中国模式”形成过程中,经济发展路径选择的内生性和制度创新的渐进性等制度移植特点,结合我国复杂国情环境,总结“中国模式”之所以成功的一些经验,指出制度移植过程中留下的一些问题,有助于寻找新一轮改革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