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28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38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51篇
社会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中原农业民族与塞北游牧民族在边境地区开展贸易、互通有无的经济交流方式源远流长,汉与匈奴、后汉与乌桓鲜卑、拓跋魏与柔然、唐与突厥、宋与契丹等皆是农业与游牧经济交流互补的典型代表。至明代,正如费克光所言:“经济上的需要将游牧的蒙古人和农业的汉人结合在一个帝国禁令不能完全割断的贸易体系中。”有明一代,蒙古与内地的经济联系大致通过抢掠、朝贡、互市三种方式实现。  相似文献   
32.
王绍东 《河北学刊》2012,32(5):60-64
从人类文明史整体发展阶段而言,绝不能简单地认为游牧生产方式落后,农耕生产方式先进;游牧民族进攻,农耕民族防御。在长城以北发展游牧经济,既突破了环境对人类的限制,又保护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在战国秦汉时期,农耕民族处于总体上的进攻与扩张,战术上的防御与退守态势,而游牧民族则处于战略上的退缩与战术上的进攻态势。  相似文献   
33.
元代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蒙古人入侵所带来的社会动荡和各民族之间的碰撞和融合极大地改变着这一时期的社会基础。游牧民族的商业精神及其统治所带来的传统儒士地位的下降作为这一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两大因素,与其它因素一起,共同导致了元代经济伦理关系的变迁,并进而对思想领域发生作用:宋代的义理之学由此转向一般并日趋务实;能同时体现伦理追问和致用特征的实学进一步将其对"实体"的关注转向"达用";元代的经济伦理思想表现出明显的经世致用特征,并为明清实学之繁荣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4.
在众多的汉学家之中,欧文.拉铁摩尔(Owen Lattimore,1900~1989)无疑是最具传奇色彩的一位,既"神秘",又"敏感".拉铁摩尔1900年出生于美国华盛顿,幼年、青年时代居住于中国,直到"28岁才第一次看到美国"[1].他能熟练地运用中文和蒙文.尽管他再三强调自己并不是一个"循序渐进"(stage by stage)的学院派汉学家,除了在哈佛大学人类学系进行过短暂培训外,其研究所得(revelation)并非"按部就班"(by design),而是更多地来自"偶然"(by accident),[2]但他无疑是一位极具影响的中国问题专家,曾短暂访问过延安(1937年),并曾担任蒋介石的政治顾问(1941年),对美国的中国政策产生了持续性影响.  相似文献   
35.
杨圣敏 《民族论坛》2009,(10):16-17
<正>中国的地理环境保证了各个民族之间较密切的联系中国的长期统一和各民族内聚的这样一种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受益于东亚的自然环境。打开一张亚洲的地图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环境可以用两句话来总结,就是一  相似文献   
36.
13世纪,游牧民族带着从中国中原地区学会制造的火药火器席卷欧洲。到16世纪,中国人已经开始接受从欧洲回流的火器制造技术,并遗憾的未能在技术上实现更高的超越。火药和火器在改变欧洲战场的同时。也改变了这个大陆长久以来受游牧民族威胁的历史,进而开始让他们带着被自己目益完善的火器,开始了对整个世界的入侵和征服。这个暴力的过程改变了欧洲本身,同样也改变了整个世界的进程。  相似文献   
37.
玛尔简 《中国民族》2007,(11):37-38
裕固族是一个游牧民族,常年生活在祁连山北麓的崇山峻岭和沙漠草原,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裕固族主要居住在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由于特殊的地域和复杂的历史变迁,其文化涵盖了古代西部游牧民族和近代西部少数民族的兴衰发展史,民间生活习俗体现了裕固族崇拜自然的积极态度。裕固族不仅有独特的风俗习惯,而且具有丰富多彩的手工技术,他们的生产、生活用品原料多以皮张、毛类为主。他们在生活中穿的毛毡袄、皮袍、皮靴子,戴的狐皮帽、尖尖帽,住的各种帐篷,用的皮毛被褥、皮毛绳、皮毛口袋、皮箱子、皮毛鞭子、皮毛茶袋、皮水桶,以及茶窝子、马鞍、棚草席、草框等都是自己加工制作的。  相似文献   
38.
呼伦贝尔草原是一个诞生传奇的地方。这里是北方游猎、游牧民族的成长摇篮,中国历史上有5个少数民族建立过统一政权,其中鲜卑、契丹、女真和蒙古族就发源于呼伦贝尔。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从这里出发,最终统一了蒙古高原,并在其后50年内,和他的后继者们一起,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版图最大的国家蒙古帝国,[第一段]  相似文献   
39.
圆形图案被蒙古族人统称为普斯贺.圆形图案元素有着十分重要的艺术性,尤其在蒙古族地毯图案的表现中圆形图案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这种现象充分的反映了蒙古民族崇尚圆形的独特审美心理,因此以圆形为造型和装饰特点这一习惯普遍存在于他们的生活中.圆形符号在很多北方民族心中都是太阳的象征,表现出他们崇拜太阳向往光明的民族心理.至今仍是蒙古族生活中具有特殊意义的符号.在地毯上的圆形图案不仅反映了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也反映了在发展过程中所融合的其它地域文化,由此产生的图案风格也有了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40.
明末清初,西藏的黄教对中国三北地区影响日益增大。其间既有蒙古等游牧民族对该宗教的虔诚与信仰因素,又有黄教僧侣政权利用有利时机扩大自身影响的需要;同时还有各游牧部落力图通过对黄教的扶持来扩大自身影响的考虑。正是在这些相互影响,相互利用中,满洲政权在东北日益壮大,它同其他游牧部落一样对西藏以及黄教加以密切的关注,同时主动采取行动加强自身与西藏及黄教的联系,并且利用黄教在三北地区的巨大影响来为自己统一中国,成为新的华夏共主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