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28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38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51篇
社会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71.
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中一个历史悠久、勤劳勇敢的少数民族。由于长期生活在绿色草原上,他们逐水草而居从事着游牧活动。在这种生活过程中,蒙古族人民创造了具有游牧民族特征的舞蹈艺术。他们的歌与舞无不同他们游牧的生活方式紧密相连,反映着这个游牧民族所固有的民族个性和风格。  相似文献   
72.
艾荫范是辽宁省著名学者、阜新市社科联名誉主席、阜新高等专科学校原副校长,曾在《中国语文》上发文对修订本《辞源》(第一册)提出商榷意见30余处。近  相似文献   
73.
在对宇宙天体和自身游牧经济文化的长期认识中,北方游牧民族形成了穹庐宇宙观,这一宇宙现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容,形成了他们崇尚自然、自由开放的生活态度,"穹庐"除了有隐含游牧民族宇宙观以外,对其居住形态有较深的影响,形成了游牧民族特有的以毡帐为载体的草原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74.
中国历来即为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由于广大的地理区域范围以及几千年的历史,使中国境内的气候环境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本文试讨论中国历史上气候环境的特点及其变化对草原游牧民族的形成、发展以及游牧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75.
卖场(英文)     
Chinese have long valued ivory for art objects.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Guangzhou, a city in south China's Guangdong Province,was the center of the ivory trade,and ivory carvings from Guangzhou were considered the best in China.During the latter years of the Qing Dynasty,Guangzhou's ivory-carving industry was internationally recognized, and most of the ivory sculptors in the imperial city were from Guangdong Province,especially Guangzhou. Ivory carvings from China are renowned throughout the w...  相似文献   
76.
纵观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发展变迁史 ,其总趋势是绝大多数游牧民族的主体不是向南发展融入汉族转化为农耕民族 ,便是向西发展转化为农耕或半农半牧民族。北方游牧民族自身及其控制下的农业发展有三次农业扩张(春秋战国至东汉初、隋初至契丹灭亡、蒙元兴起至元亡 )和三次农业萎缩 (东汉中至隋初、契丹灭亡至蒙元兴起、元亡至明末 )交替变化的历史过程。其原因在于气候环境的变迁和民族更替频繁  相似文献   
77.
《民族论坛》2005,(5):43-48
内蒙,对于历史学家来说,是一个富有诱惑力的地方。因为这里在悠久的历史时期中,一直是游牧民族生活和活动的历史舞台,而这对游牧民族的历史活动又是中国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些活动,在世界史上也不能没有它们的篇章……恩格斯说:“世界史是最伟大的诗人。”我们在内蒙地区看到了这个最伟大的诗人的杰作。出现在这个杰作中的不是莺莺燕燕,而是群鹰搏击,万马奔腾。在世界文学的文库中,哪里能找到这样波澜壮阔、气垫豪放的诗篇呢?——翦伯赞《内蒙访古》  相似文献   
78.
佟伟 《中国民族》2007,(6):56-57
鲜卑族是继匈奴后在内蒙古高原上崛起的北方游牧民族,早在西周以后,鲜卑一词就在《史记》、《汉书》、《战国策》、《楚词》、《国语》等古籍中有所记载,并频频入史。在两晋南北朝时,鲜卑开始建立国家政权,其中有慕容氏建立的前燕、后燕、南燕、西燕,秃发氏建立了南凉,拓跋氏建立了北魏。入主中原的鲜卑人采取了少数民族与汉族大融合的政策,不但使鲜卑特色文化得到传承,也使中华民族文化得到大发展。  相似文献   
79.
《格萨尔王传》是诞生在青藏高原上的一部英雄史诗,作为一部描述冷兵器时代高原游牧民族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讨伐强敌,追求和平的鸿篇巨制,这部恢宏的史诗其实也是一部关于马的传奇故事,是一部关于骑手的颂歌。  相似文献   
80.
十六国、北朝时期的游牧民族依自然环境逐水草而居 ,渔猎经济在其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这种生活特点使其严重依赖于水 ,形成水崇拜。在原始魂灵观念的影响下 ,他们将一些人的尸体投入水中 ,以求隔离其灵魂 ,祛除不祥。伴随着这些游牧民族汉化、胡化潮流的缓急 ,这种投尸入河习俗时盛时衰 ,成为当时北方游牧民族汉化道路上的一个晴雨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