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示例: 沙坡头地区,人工植被区,变化  检索词用空格隔开表示必须包含全部检索词,用“,”隔开表示只需满足任一检索词即可!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4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龚凤乾 《统计研究》2014,31(8):104-108
本文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哈罗德?杰弗里的统计思想的形成及其特征,包括他对演绎推理局限性的看法、他的概率观点、他所提“简化式推理”的重要意义,等等;这对于理解杰弗里统计思想何以能对当代统计学及相关学科产生重大影响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2.
儿童在早期就具有推理能力,但这种能力可能是推理的低级形式,随着年龄和相关知识的增长,儿童逐渐表现出推理能力的高级形式。儿童推理时需要借助于元认知功能,与表面相似性的类比推理相比,儿童在解决结构相似性的类比推理时更加依赖元认知功能;元认知能提高三段论与条件推理等各种演绎推理的效率。通过外在的、恰当的教育措施如元认知训练,可以提高儿童推理的效率与能力。  相似文献   
23.
“半费之讼”是个古老的著名话题,其中有两个互相矛盾的推理,在目前的逻辑教科书和逻辑学读物中,常用这两个矛盾推理作为二难推理的例子,但都认为是两个错误的二难推理,以解释其中的矛盾。本文却认为“半费之讼”是一个悖论,并对其推理的正确性和它与悖论特征相符合这两个方面作了证明。  相似文献   
24.
王颖 《社科纵横》2006,21(11):101-102
晏子以善言巧辩著称于世。在其说辩中,既有引经据典的归纳推理,也有形象生动的类比推理,还有富有哲理饶有趣味的演绎推理。在晏婴口中,逻辑推理不仅运用得恰到好处,而且极富创造性。其中演绎推理的运用尤为成功而值得称道。笔者撷取较典型的例予以说明演绎推理在《晏子春秋》中的娴熟运用。  相似文献   
25.
逻辑自身的循环论证问题实源于一个错误的前提,即人只能基于逻辑的形式化推理规则来进行演绎推理,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源不限于心理主义还包括弱心理主义.认知心理学有关人"天然"具有非逻辑的演绎推理机制的学说--心理模型论有助于推翻该前提,从而反驳这一诘难.  相似文献   
26.
判决如何与先前所确立的规范相关联,国内外学者提出各自不同的法律裁判思维模式."推论模式"、"等置模式"、"解释循环"等的提出均不再是对传统三段论演绎推理模式的原版复述.加之,许多法学家提出关于法律不确定的命题加大了演绎推理遭到质疑的程度.然而,在制定法国家,甚至包括判例法国家在内,演绎推理思雏的基本骨架却在裁判过程中得以保留.具体到刑事法领域,罪刑法定在近现代各国的确立并未将法官的刑法解释排除在外,相反,法官刑法解释的重要使命就在于:通过解释实现罪刑规范的确定性,为个案裁判解决法律推理的大前提.  相似文献   
27.
本文是对王路《逻辑的观念》一书基本观点(逻辑的对象仅仅是必然性推理,逻辑的内在机制是必然地得出)及其论证手法的批评该书的基本观点完全不符合古今中外逻辑科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事实,其论证手法是"偷换和歪曲".用该观点去指导我国的逻辑科学研究,必将使我国的逻辑科学陷于停滞状态.  相似文献   
28.
:关于演绎推理的定义 ,大致有三种 :①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 ;②它是前提蕴涵结论的推理 ;③它是前提和结论之间具有必然联系的推理。这些定义尚欠妥当 ,未能准确地反映演绎推理的实质 ,应当将它定义为 :演绎推理就是前提与结论之间具有充分条件或充分必要条件联系的必然性推理  相似文献   
29.
借助立体图形,将英文字母与心理旋转相结合,探讨在二维和三维空间条件下,演绎推理之间的脑电差异。结果发现,在结论判断中;三维空间条件需要更多的认知资源,并且在推理加工中具有左脑优势。  相似文献   
30.
关联语用推理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联语用推理系指sperber & Wilson的语用推理,它是目前研究话语意义中语用推理理论的最新成果.关联语用推理以关联理论为基础,认为语言交际是明示推理交际.人们在言语交际中使用的主要推理形式是演绎法,而这种演绎法是"非论证性的".关联语用推理给人们正确理解话语提供了一种简洁明快的途径,动态语境观是关联语用推理的最大区别性特征.虽关联语用推理仍有不足之处,但它为话语理解与阐释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框架,拓展了语用学的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