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43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34篇
管理学   133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195篇
人才学   37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1668篇
理论方法论   246篇
综合类   2572篇
社会学   191篇
统计学   59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131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148篇
  2020年   165篇
  2019年   147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202篇
  2014年   309篇
  2013年   256篇
  2012年   336篇
  2011年   358篇
  2010年   316篇
  2009年   293篇
  2008年   341篇
  2007年   273篇
  2006年   254篇
  2005年   215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185篇
  2002年   138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106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本文从汉字字体演变的四个阶段说、假借的转声托事与转注、汉字发展的三个阶段说、汉字是指义标音文字说四个方面评述肖甫春的《汉字学论稿》,认为该书以转声托事为津粱,成功地解决了转注问题,把造字法与汉字历史发展统一在一起,得出对汉字性质新的认识,这是一种汉字学基础理论的创新与突破。  相似文献   
142.
后稷的地望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一个焦点,并由此延伸出后稷感生神话的存续形态、变迁机制等一系列问题。陕西武功地区秉持传统的陕西关中说,地方文化学者因其所处场域而凭借惯习来选择策略,积极通过地方文献整理、古迹修缮、著书立说等活动建构了后稷神话在当地的物象叙事、语言叙事与行为叙事。地方文化学者书写区域史的知识生产过程造就了后稷神话在地望纷争背景下的多元传承形态,形成了神话主义的一个特例,为学术界提供了一个一方水土养这一方人,一方人必讲这一方水土的颇有反思意味和探讨空间的知识社会学命题。  相似文献   
143.
太平天国的丞相官职有多种类型,大体可分为虚衔和实职两大类,各类丞相在前后期的演变情形,符合中国历代丞相制度的基本规律。以太平天国丞相官职演变为中心的考察表明:到后期太平天国的官职已丧失了其基本功能,也偏离了其设官建制的原初动机,说明了太平天国无论是作为一个政权,还是作为一场运动的失败都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44.
1949年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国共产党开始在全社会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政治学习运动,以意识形态的手段建立民众对新政权的政治认同,而"中国革命史"的宣传教育成为重要一环。在学习苏联经验、探索高校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过程中,“中国革命史”自1953年6月被高教部确定为高校统一开设的政治理论课后,  相似文献   
145.
马啸原     
正马啸原,1930年生,云南昆明人。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同年分配到云南大学工作。1982年率先在云南大学开设西方政治思想史和西方政治制度史。1987年3月晋升为教授。曾先后担任政治  相似文献   
146.
20世纪后期,历史研究的重点继续是从分析的社会科学转移到更加强调文化因素的方面来,但是面临着迅速变化的世界局面,却具有其更加繁富且已改变了的焦点。历史学家并未受到后现代主义太多的影响,但关于应该如何重铸过去的问题的确更趋复杂了。在历史学思想与实践的重新定向过程中,人们更为深入地反思和质疑了历史作为引向今日西方文明的一种单向历程的观念,政治领域和阶级的概念扩大或改变了,妇女与性别的历史日益被纳入到通史系统中来。而在迫切需要另行考察现代性以及撰写全球史的状况面前,我们对于广泛跨文化的方法仍然缺乏综合的认知,有待于未来的进一步规划。  相似文献   
147.
生态环境史的学术界域与学科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环境史的学术界域和学科定位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作者将“人类生态系统”视作环境史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并据此对环境史的研究对象做了新的界定,对环境史进行了新定义。文章对环境史与相邻学科(特别是历史地理学)之间的异同进行了辨析,指出:环境史将环境和社会视为相互依存的动态整体进行历史考察,从人的文化和生物双重属性出发重新审视人类的历史,无论就学术指向、理论方法、话语体系,还是就编纂叙事方式来说,都不同于以往的历史研究,具有自己的独特性质。  相似文献   
148.
圣贤与豪侠--燕赵人格精神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梁世和 《河北学刊》2006,26(1):204-207
专题文章从不同角度对河北人文精神进行了历史审视。张平认为,在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唤起河北人的文化自觉意识,必将对河北文化建设进而对河北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内源性推动作用;梁世和认为,燕赵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孕育了既追求圣贤之学又充溢豪侠之气的"圣贤-豪侠"人格,这一人格兼顾内圣与外王,与现代社会的发展方向颇相契合;郝晏荣认为,在近代中国文化面临历史转型的关键时刻,燕赵人文精神呈疲惫与断层之势,并未完成历史自觉意识与社会理性观念的建构;冯小红和纪兴从人文精神与地域经济近代化的辩证关系入手,认为在近代河北高阳织布业的兴起和发展中,当地独特的人文精神起了决定作用;樊孝东以传统知识分子史梦兰为个案,对其浓厚的人文关怀和囿于传统儒家文化的政教囹圄进行了探讨,认为在近代社会转型的动荡中,史梦兰弃仕归隐、闭门笃学既是个人的无奈,更是传统儒家知识分子在近代中国的矛盾宿命。  相似文献   
149.
冼太夫人是南北朝梁、陈及隋时高凉(这里所述之高凉,泛指包括今恩平、阳江、阳春、高州、化州、电白、吴川等一带地区)人,她是我国古代岭南少数民族首领,著名的巾帼英雄。《隋书》、《北史》都为她立传,《资治通鉴》以及各种典籍多处记载她的事迹,广东很多地方志都有关于她的事迹的记载。周恩来总理称她是“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历史学家吴晗称她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妇女之一”。2000年2月,江泽民同志视察高州冼太庙时,盛赞冼太夫人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精神,称她为“我辈后人永远学习的楷模”。冼太夫人不仅是高凉地域、岭南地…  相似文献   
150.
"五二三理论"是从人类学史和语言学史两种重要的社会科学发展史中提炼出来的发展理论.它可以用最简明的数字解释最复杂的现象,具有重大的哲学价值和方法论的意义.人类学发展史可用"五段两线三飞跃"、语言学发展史可用"五段两线三解放"来概括.两种学科史的"五二三理论"可以也应该用对立统一的哲学观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