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53篇
劳动科学   11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37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76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214篇
社会学   26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服务科学发展,必须为党聚才。党对人才的聚集力是党的凝聚力的重要体现,是“党管干部”原则的必然的逻辑延伸,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为党聚才,必须牢固确立为党聚才的意识,科学谋划为党聚才的路径,着力营造为党聚才的环境,建立完善为党聚才的机制。  相似文献   
52.
《周易》的象数义理博大精深,而三才之道就是其重要内容之一。三才之道突出人道,人道包括人对自身生理的认识、对内心的体验、对人文社会的体察,进而对自然宇宙的沉思。三才之道,在生理上直接影响中医对人体的认识;在人事上主张和谐,“崇德广业”;在自然上崇尚效法天地,裁成辅相;在新时期,我们要赋予裁成辅相新的内涵,发挥其作用,从而建立更高层次的天人和谐观。  相似文献   
53.
<正>人才资源是党执政兴国的根本性资源。党对人才的聚集力是党的凝聚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为党聚才,实质上就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进而推动科学发展。各级组织  相似文献   
54.
张佩 《理论界》2014,(6):126-129
李汝珍《镜花缘》中"黑齿国"反映出的才貌观,恰是作者在"女才"与"女色"两个极端中寻出了三昧。从艺术生产论的角度来讲,女才走向"炫才逞强"、"实学不足",乃是现实中苦乏更有效、更宏大施展渠道的表现。  相似文献   
55.
56.
57.
作为中国新闻史的重要历史人物,史量才一生扮演了多个重要社会角色,其中尤以报人和商人最为显著。然而,在其众多社会角色的背后是传统士子的身份在发生作用,该身份的形成发源于史量才早期所受的学堂教育,同时与他人际交往活动密切相关。史量才传统士子的身份深刻影响了他的社会行为,驱使他卷入政治活动中。历史事实证明,史量才以其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个传统士子的精神理想,体现了一介儒商舍身报国的情怀,显示了中国转型知识分子在国家危难之际强烈的使命意识。  相似文献   
58.
该访谈录使用问答的方式展开的是文化基因论研究的基本趋势和内容,认为展开文化基因研究才是实现完整人类的基本研究,生物基因的研究实现的只是“半人”(生物人),而另外一半人(文化人)的研究应该用文化基因研究来实现。文化基因研究中存在着一系列相关重要概念,如文化基因密码,自意识、文化汤、文化原点、支点、节点、衍生点、信仰块、体质人、文化人等。  相似文献   
59.
才学小说的内涵及其美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才学小说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小说类型,它是在清代中叶走向繁荣与成熟的。然而,借小说炫示才学的现象,则是与中国古代小说的产生与发展相伴始终的。才学小说一面展示才学,一面又略以寄慨。是故,其美学特征表现为:1)作者用小说兼营各种文体;2)作者要借小说炫耀个人的才藻辞章之美;3)作者在小说中刻意填塞个人的经史百家学问;4)作者以小说庋藏其生活时代的诸技杂艺之术等;5)作者以展才炫学为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来表达其心志情意。  相似文献   
60.
近年来,遂宁市因地制宜,大力实施引智引才计划,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搭建人才聚集平台等方式,海外智力引进工作取得新突破,为遂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