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4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15篇
管理学   120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25篇
人才学   43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658篇
理论方法论   96篇
综合类   1669篇
社会学   155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219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57篇
  2011年   166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208篇
  2007年   181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2.
中国古代边塞诗的三重境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古代边塞诗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点 ,经历了由模拟到表现 ,又发展到再现的三种表现手法的嬗变 ,从而呈现出特点鲜明的三重艺术境界。边塞诗的三重境界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边塞诗创作的三种审美境界 ,而且标示出了中国古代边塞诗的发展演进的规律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代爱国实业家们,在困难重重的条件下,以自己的经营意识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他们通过抓质量、摸市场、重人才、强化科学管理、注重积累与风险、贯输企业文化、发扬爱国和敬业精神,为民族工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相似文献   
14.
15.
颇罗鼐是17世纪末、18世纪初活跃在藏族历史上的重要人物.本文通过<颇罗鼐传>中的重要事件,分析了主人公颇罗鼐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决维护祖国统一的一贯立场,以及高尚的人格品质和为西藏局势的稳定所作出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王夫之倡导正心先于诚意,说“学者明明德之功,以正心为主,而诚意为正心加慎之事”,认为心是恒定的,而意乃与外物交感而生,是偶发不定的。因心之恒定,故可以存养以理,立之为志,用来监督意念的发生和方向。因意念之不定,故不可仅诉诸意念以诚意,而要“以志观意”,使意念有所遵循。其所遵循者就是已正之心或素养之志。对《大学》“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王夫之解释说,正心是无事时的存养,而诚意是接物时的省察。虽然无事时心皆合于理,但是接物时意念发动则有可能不合于理。这就需要时刻省察意念之邪正,以防止意念对已正之心的颠覆。这就是“意诚而后心正”。但是,通观王夫之的论述,他始终坚持正心为先,诚意乃正心之巩固。在他看来,没有心中之理则,诚意根本无从谈起。这与他坚持“复礼”先于“克己”一致,因为只有以礼作为标准,克己才能有所遵循。  相似文献   
17.
《冥报记》是初唐志怪小说集比较独特的一种,其主旨为“因果报应”。冥判故事描写冥间法官如何依法判案的事,从表面看荒诞不经,但仔细推敲,又感到它与初唐社会生活相通,反映出初唐统治者“依律慎刑”的法律意识,似乎与《武德律》《贞观律》《唐律疏议》丝丝入扣。一据两《唐书》载,《冥报记》作者唐临(公元600~659),字本德,京兆长安人。义宁三年(618)正月,李建成总兵东征,引唐临为直典坊;建成立为太子,唐临授左卫率府曹参军;建成死后,唐临出为万泉丞;迁侍御史,转黄们侍郎。高宗即位,为检校吏部侍郎,迁大理…  相似文献   
18.
失独老年人因为代际亲情失恃和家庭结构毁坏,成为养老人群中特殊困难群体。根据我国《老年人法》第26条规定的意定监护,拓展其制度设计的考量因素,设定监护人、保佐人和辅助人以及意定监护监督人,意定监护制度的运行措施、权责体系和激励措施等,从而与现行监护制度有效衔接,减少失独老年人的“养老孤独”与“晚景凄凉”困惑,是国家推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后,对失独老年人一种法律意义上的“国家道义义务”的改革型偿还。  相似文献   
19.
谚语的口译     
谚语作为一种用简单通俗的语言来表达深刻道理的语言形式,在国际交往中常为人们所引用,而谚语的翻译往往是译员面临的一道难题。一般可根据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用形同意合、形似意合及形异意合等方法将其归类后进行口译;此外,还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将原文的涵义准确地传达给听众,保证信息的正确传递。  相似文献   
20.
周进芳 《学术论坛》2004,(4):135-138
诗学的范畴很多,对其理解也多有差异,在实际运用中常出现混淆的现象。文章从"诗法"意义上的"格"与"境"入手,探讨"意格"和"意境"这两个诗学范畴的形成和嬗变,并在区别这两个范畴的过程中,勾勒了自唐以来中国古代诗学理念的变化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