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6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5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01篇
社会学   8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本文重点是对安徒生童话的爱情观作一探讨。较为系统地对其童话的爱情观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其具体的爱情观展开具体的分析;同时也对其爱情观的成因作了简略地分析探究。  相似文献   
202.
阿卡德理想中的爱情,应完美纯真、甘美如诗,具有柏拉图式的清纯。但他认为,女性有三大致命的人格缺陷:被动,幼稚,反复无常。阿卡德的爱情观和女性观有明显的主观色彩,是20世纪初作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个人感情经历的产物,许多观点有失偏颇,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203.
终其短暂而悲惨的一生,济慈深历了一场充满矛盾、痛苦而无果之爱。基于此而形成的爱情观更异乎同代而独树一帜。其爱情观总体以含蓄、简约、轻淡而著称。其中表现的爱情本身常常是现实的、世俗的、非永恒的;爱情对象则是人间的、普通的、一往情深的;爱情语言更是简单的、不作藻饰的、不夸大的。这些特点与中国古诗中的爱情观有着严密的相似性,他的爱情观折射出耀眼的中国情结。  相似文献   
204.
《简·爱》这部英国小说之所以能成为世界文坛上一部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是因为作者一反传统小说的写法,通过主人公简·爱坎坷的一生,尤其是她在爱情上的悲欢离合,表现了一种新的爱情观,一种新的道德理想。简·爱是一个不同凡俗的新型女性,她的整个精神世界主要是在对平等爱情和理想婚姻的追求中得以充分展现的,她的鄙视世俗陋习,敢于向传统观念挑战的反抗性格也是在爱情的经历中日趋完美的。正因为如此,一个半世纪以来,简·爱这一人物形象始终发出熠熠的光辉,深得人们的喜爱  相似文献   
205.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写了许多花妖狐魅与人的爱情故事。这些故事塑造了许多为情而生为情而死的青年男女,并通过他们表达自己的爱情观——青年男女们应追求真爱,反对封建礼教对人性的禁锢,歌颂知己之爱,提出“元以贫富论”的爱情观。  相似文献   
206.
萌生请侯咏来帮忙梳理困扰女性数千年、剪不断理还乱纷纷情丝的想法,绝非凌空蹈虚,而是——不仅因为他的成名作《茉莉花开》是一部完全关照女性身心的“第一部中国女性主义”电影,更因为生活中他对女性问题也有着绝对的发言权:由于年少失怙,他是在“母亲+姐姐”的完全女性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恋爱时,他发现女朋友家里除了准岳父亦是一色的“娘子军”;而他们婚后生的孩子也是女儿——侯咏笑言:“我身边的亲人都是女性,她们帮助我树立了人生观。”  相似文献   
207.
池莉小说的爱情观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池莉小说爱情观的评论性文章大都将其归结为"不谈爱情",即只谈物质生活中的现实法则,而不谈精神层面的所谓爱情。但笔者以为池莉不仅谈论爱情,而且有她独特的见解。即:认为"上天好像并没有安排爱情。它只安排了两情相悦";"有一种办法可以保持男女两情相悦的永远。那就是两人永不圆满,永不相聚,永远彼此牵不着手。即使人面相对也让心在天涯,在天涯永远痛苦的呼唤与思念。""两情相悦"且"永不圆满",这就是池莉认定的在俗世中存在的所谓爱情的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208.
209.
爱情是中西诗歌文化里永恒的主题,中西方诗人对爱情诗歌的创作更是丰富多彩。澳大利亚当代著名诗人格兰·菲利普斯的《邂逅》,以视觉诗为载体,诠释了他的爱情观:相遇、相依、惜别。本文旨在通过解读视觉诗《邂逅》,使读者进一步了解澳洲的爱情诗歌,从而对爱情观获得一次全新的领悟。  相似文献   
210.
在现代与传统之间——论张洁的爱情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对张洁爱情观的综合考察。文章认为追求灵魂的呼唤、精神的感应与对话和思想的相契相谐是张洁爱情观的核心,这种带有浓郁主观色彩和浪漫情调的“柏拉图式”的爱情观展示了张洁的现代意识和批判现实的勇气,但是对物质生活的淡化和对性的回避又把她内心深处的传统观念暴露无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