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64篇
劳动科学   25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11篇
丛书文集   222篇
理论方法论   61篇
综合类   492篇
社会学   36篇
统计学   1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31.
文件字号:津人社局发〔2012〕56号发文时间:2012年10月19日执行时间:2012年4月28日内容摘录:为贯彻落实《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619号),切实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保护女职工健康,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女职工正常生育产假为98天,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遇有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  相似文献   
232.
一、行政案件异地管辖制度的界定 行政案件异地审判制度是指上级人民法院对本辖区内有重大影响的行政案件或按照地域管辖原则行使管辖权的法院不宜审判的案件,经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由上级人民法院审判或者指定本无管辖权的法院进行审判的一项制度。该制度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233.
融合传统大众传媒信息传播的单向性以及类似人际传播的双向交流特点的网络诽谤犯罪撼动了传统诽谤犯罪立案管辖的理论和规则.公诉案件的网络诽谤立案管辖存在对公安部解释的适用效力、标准、度的问题;自诉案件的网络诽谤案立案管辖涉及证据的收集问题.在公共言论与一般言论区别对待原则和审慎运用刑罚原则指导下,文章提出了网络诽谤罪立案管辖制度的完善方法.  相似文献   
234.
235.
1.什么是仲裁?什么是人事争议仲裁? 仲裁,也叫“公断”。它是指当事人发生争议协商不成,调解又达不成协议时,由仲裁机构以独立的第三者的身份,对双方发生的争议作出裁决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236.
237.
论宪法上的社会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现行宪法对劳动权、社会保障权、受教育权、文化权等社会权作了原则性的规定,虽然目前宪法尚未明确规定基本生活水准权和健康权等社会权,但仍可以通过宪法解释的方法使它们成为宪法上的基本权利。社会权在性质上不仅仅是一种积极权利,它具有消极权利和积极权利的双重属性,相应地国家对社会权负有消极尊重和积极保障的双重义务。宪法上的社会权具有特别的价值,它是普通的社会法上的社会权的立法依据、审查依据和解释依据。  相似文献   
238.
以意思自治原则为理论基础的民事诉讼协议管辖制度应体现公正与效益的价值理念,但我国的协议管辖制度却内存不能反映这些价值和国际趋势的结构性缺陷,外无效力的刚性保障。因此,应予以重塑。  相似文献   
239.
数据跨境流动的刑事保护是推进“一带一路”进程不可避免且亟待解决的重大议题。当前数据跨境流动的刑事保护存在结果导向规制模式无法满足维护数据主权需求、双重犯罪限制在应对数据跨境流动犯罪时自限手脚、忽视刑事执法管辖规范导致扩张立法管辖权的现实意义大幅削减等困境。据此,应基于数据主权,在刑事立法层面设立直接规制数据非法跨境流动行为本身的专门罪名,以在行为阶段阻断其可能导致的无法预测的潜在风险;在刑事立法管辖权层面消除保护管辖中的双重犯罪限制和选择性适用条款;在刑事执法管辖权层面以数据存储地模式为原则,以对他国数据控制者模式进行对等反制为例外,并通过与他国签订双边多边条约消解数据存储地模式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240.
约定违约金高具有多重功能,如预估损失、促进履行、增加确定性、排除或限制证明责任、减少诉讼、降低交易成本等。约定违约金虽属合同自由领域,然法律往往对其进行特别规制,学界对此有赞同和反对两种观点。《合同法司法解释》(二)第29条规定了以实际损失的13倍作为判断约定违约金是否过高的标准。尽管该标准有明显优势,但其不能有效促进履约或预估损失,降低了确定性,强加了本欲回避的证明责任,额外增加了交易成本和诉讼概率,混淆了商事合同与消费者合同的不同需求,具有明显的内在缺陷。立法有必要回应对约定违约金是否过高的一体性判断标准,并区别对待商事合同和消费者合同,严格解释“过分高”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