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18篇 |
免费 | 69篇 |
国内免费 | 23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637篇 |
劳动科学 | 35篇 |
民族学 | 77篇 |
人才学 | 76篇 |
人口学 | 24篇 |
丛书文集 | 1046篇 |
理论方法论 | 200篇 |
综合类 | 1645篇 |
社会学 | 357篇 |
统计学 | 11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0篇 |
2023年 | 114篇 |
2022年 | 130篇 |
2021年 | 91篇 |
2020年 | 80篇 |
2019年 | 79篇 |
2018年 | 34篇 |
2017年 | 51篇 |
2016年 | 60篇 |
2015年 | 121篇 |
2014年 | 305篇 |
2013年 | 292篇 |
2012年 | 291篇 |
2011年 | 337篇 |
2010年 | 237篇 |
2009年 | 319篇 |
2008年 | 429篇 |
2007年 | 232篇 |
2006年 | 168篇 |
2005年 | 166篇 |
2004年 | 130篇 |
2003年 | 144篇 |
2002年 | 97篇 |
2001年 | 89篇 |
2000年 | 78篇 |
1999年 | 38篇 |
1998年 | 24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党领导人民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揭示了道路实践的内在逻辑和社会发展规律,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下的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充分证明了中国道路实践逻辑的真理性。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党领导人民百年奋斗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总结为十个坚持,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十个坚持实践逻辑的基本内涵是一个有机联系的逻辑体系,从价值逻辑、行动逻辑和方法逻辑三个方面,构成了对中国百年道路实践的规律性把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遵循中国道路的实践逻辑,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将五个文明即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作为系统性解决人与外部各种关系矛盾的统一视域,在人与物质创造、人与利益实现、人与价值追求、人与社会存在、人与自然生态五个维度上,形成相互联系、内外兼达、互促互进的创新构成,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与人类文明发展实践辩证统一起来,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72.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在批判德国社会民主党纲领根本理论错误的同时,重点围绕“劳动、国家和共产主义”三大问题予以深入分析、精辟解答,这对从“生存竞争、发展竞争和理念竞争”三重维度,全面系统理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和时代关系提供了重要指南。这一思想的重要启示是:准确理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科学内涵和广阔前景,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本质规定性,坚定建构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四梁八柱”,积极挖掘拓展这一道路的新文明内涵和视野,努力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世界历史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7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领导全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功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崭新道路。这条道路是一条激发内部活力、凝聚自身力量、与世界各国平等相待、惠及中国人民又有利于世界人民的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这条道路的开创者就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相似文献
74.
中国在探索走自己的路的曲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关于自身发展的重要理念--文章归之为"和谐发展观",而正是这一日益凝练的"和谐发展观"还将引领要去走的路--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文章试从和谐与和平、和谐与发展的辨证关系以及"和谐发展观"的界定来揭示中国的"和谐发展观"呼之欲出的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75.
中国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才是对的,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应当搁置在走上不同发展道路却在历史上属于同一类型国家的"互镜"比较才是科学的。中华民族之所以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在于,它能以和谐方式实现现代化、能够实现制度安排理性、能及时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中华民族的迅速崛起,这既是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主要原因,也是中华民族道路自信根本之所在。 相似文献
76.
创造与贡献:世界体系视域中的中国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道路体现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本质上是现代世界体系运行至一定阶段后的必然结果.中国道路的主题是近代以来人类文明的基本脉络--现代化,而其成功却在于努力处理好与世界体系的关系:充分肯定与彰显世界的现代化进程对当代中国的意义,选择并确立有利于更快、更好实现现代化的价值原则与各项制度,积极融入世界体系并努力成为建设和改革的重要力量.同时,中国道路在实践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也从物质能力、思想观念以及制度体制等方面,为世界体系的运行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7.
一个时期以来,史学界的思想状况一直让人忧虑,学界也流传着所谓"史学危机"之说。这当然不是历史科学本身已经失去作用,而是史学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环境出现了各种复杂的变化。正如巴罗斯教授所说",全球化进程的高速发展,产生了各种混乱的倾 相似文献
78.
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推进理论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实践基础.改革开放30年取得巨大成效的根本原因,就是开辟一条道路,形成一个理论体系,两者之间是一个良性互动的关系.实践创新为理论创新提供了基础,而理论创新本身又不断引领着我们的实践一步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实践中,要继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79.
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上,邓小平坚持改革开放,指导我们党果敢地打开对外开放的大门,同时又旗帜鲜明地强调必须坚持基本原则,这一辩证思想体现了邓小平的政治智慧、战略眼光和非凡胆识。将改革开放确定为总方针,可以防范左的干扰;明确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可以抵御右的干扰,这两个基本点相互统一、缺一不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面对国际国内复杂的形势,邓小平的南方讲话,对对外开放与防止西化应该以三个有利于为判定标准,结束了社会主义国家姓社姓资争论,统一并解放了全党思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80.
由于历史、文化和传统等因素,中国社会的法治化道路具有十分明显的中国特色,这种特色主要体现在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相互关系上。 相似文献